个人学习心得
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刘萌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增强教学的文化意识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渗透,增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许多国家对本国文化知识都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灌输,而我国是文化大国,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但大多数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平时举办的文化活动也远远不够。我认为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扬,从儿童开始了解、学习并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美术部分是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方式,美术所展现的传统文化更为丰富且直观,容易激起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适合少年儿童了解和掌握。比如各朝代、各地区、各民族在建筑、装饰、服饰、绘画、书法等方面的不同艺术风格,其中有很多适合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再如我国的传统吉祥图案、民间传统手工艺(泥塑、剪纸等)更适合儿童学习掌握。
现在美术教材中已有许多文化的内容,但由于教师、课时和材料等原因,导致实施运用很少。中国文化的传承,美术工作者责任重大,美术教师压力也极大。这要求美术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重视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中的建筑艺术、服饰、装饰等等的传统文化,把这些知识和美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课本中的一些泥塑课程中,要给学生讲一些玉田泥人的历史、特征、制作方法等;讲有关剪纸的课程时,可以讲剪纸中的传统吉祥图案及蕴意。许多内容、许多方法更可以结合多媒体来给学生品一些“文化点心”。
同时,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科间知识的结合,通过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来传播传统文化。把美术课程与学生日常学习的其他知识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学实践和知识的巩固。比如一些故事、成语,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比如根据一些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游戏,甚至其他的数学符号也可以运用到绘画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联想的兴趣;比如一些民歌,不但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更可以制作一些装饰和道具来表演音乐情景剧,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体会音乐和色彩的关系。中国的教育将越来越远离死板教学,美术教学也有待更多的尝试。
保护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的方法不光靠申请“非遗”或者师傅带徒弟深度学习,还要增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广泛认识、了解,在现在文化中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相信在广大美术教学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得到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小学美术文化教学的任务也终能够更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