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趣味篮球——体前变向运球》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莉

趣味篮球——体前变向运球》评课稿

 

钱老师这节课是一节优秀成功的体育课,是我对这堂课的整体评价。一节篮球课可以上出技术,也可以上出趣味,但很少能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又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研究探索以及创新能力从各个层面上讲,这节课已经超越了传统体育课的标准,很好的体现了体育新课程的指导理念,但优秀并不代表完美,课的中间也出现了不少差错和组织欠妥之处,下面我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全面分析评价这堂课。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比较理想,篮球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兴趣培养以及学生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体教材为篮球运球和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很好的结合。其中穿插的游戏以及练习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教材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说主、辅两个教材遥遥呼应,为教学任务完成提供保障。

再来分析一下教学的实施主要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养四个方面进本课的教学过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篮球的视频导入,这个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开了一个好头。紧接着是球性练习+热身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热身与球性相结合,练习与音乐相结合,是热身、是练习也是游戏。同时让学生自主创新并完成表演动作,这是新课程理念和传统体育课最大的区别之处,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紧接着进入主教材教学,原地运球为导入,尝试变向运球为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完成体前变向运球,并在最后加以应用。过程合理流畅,一环扣一环,技术教学和练习都十分扎实,学生掌握也十分理想,很好的体现快乐体育的指导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还是相当丰富。以多媒体为导入,以尝试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教师的指导、自主创新和音乐节奏的变化等此丰富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为达到教学目标“不择手段”,当然结过是喜人的。

接着分析一下学生活动,学生的活动从头至尾可以说充满激情。无论身体和大脑,都无时无刻的在高速运转。总体的运动是从小到大,在主教材部分达到最高点,而后减少趋于平缓,可以说十分合理。学生活动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创新部分,头脑和身体活动的结合,可以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教师素养方面,本课教师表现出了很好的教学素养,在示范和教学方法上都表现突出。但唯一不足的是口语表达的精准性一般。

最后评估一下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掌握了篮球行进间运球,开动脑筋自立创新,积极参与运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的确是堂成功的体育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