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篮球与游戏
发布时间:2022-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莉

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上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多种多样的游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采用趣味练习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从复习原地拍球过渡到高低运球,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对比,导入运球要领的学习,在学生基本掌握后,再以干扰与对抗条件下的练习,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强化实战条件下的技能运用,最后,以运球比多和运双球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同时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学生在注意力方面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但在学习一些基本技术时需要不断重复练习,较为枯燥单调,有时会使一些学生在练习基本技术时使孩子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本课作为小篮球单元的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原地运球的真实场景,即篮球是在对抗、干扰条件下的运动非常重要,以小臂手腕的力量运球,以手指、手掌控制球,以及随球按压、提拉是教学重点,以手臂动作护球以及人球协调是教学难点。单元设计采用省编《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指导用书。

四、特色与亮点

    1练习密度大:本课练习时间约25分钟,原地运球次数约360次,练习密度约62.5%。教师的讲解,提示,多利用学生的练习时间渐次进行,基本是学生边练习,边提要求,边练习,边纠错,做到了精讲多练。其次,队形调动少,转换快,组织设计中注意了前后内容的紧密衔接,有效提高了课堂的练习密度,体现了spark的理念。

2练习方法多:以多种方法进行练习,较好的保持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变姿态的高低姿运球、变节奏的快慢运球,变运球手的左右手运球。

3巧用游戏教学法。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运动兴趣,把技能教学游戏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运动技能,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一个个游戏的贯穿,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本课游戏共有:游戏一:认识我的新伙伴;游戏二:认识我的篮球场;游戏三:请您为我点个赞;游戏四:我与你挑战;游戏五:我是运球高手;游戏六:移形换位;游戏七:干扰运球;游戏八:运球比多

4发挥多方面的评价主体作用。本课除了教师评价,还有学生评价以及他人评价。课堂上既有教师纠错点拨点赞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如游戏:请你为我点个赞,每位孩子至少要请三个不同伙伴为他评价原地运球动作的学习情况。在布置作业中,请孩子们在家里进行运球练习,请家长评一评。充分发挥多方面的评价主体作用。

5创设和谐的体育教学情境。熟悉球性环节,教师设计游戏:认识我的新伙伴。通过带着小伙伴(篮球)去热热身设计出:摸一摸、翻一翻、跳一跳、绕一绕、爬一爬、蹦一蹦,使孩子们在这样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了:搓、拨、绕、滚、抛、拍的熟悉球性的练习。

6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法。游戏:移形换位,先从两人的合作到四人的合作练习原地运球,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要进行运球练习,还要商量换位的时机,同时保持运球动作的正确姿态。

7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孩子受益。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运球动作基本掌握后,我们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要。游戏:我与你挑战,要求孩子们大胆的去挑战三个不同的对手,进行抗干扰下原地运球比多练习,挑战中,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的,弱的,差不多的不同对手,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成败,也基本自测出自己的运球水平。

8边界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我的地盘我做主,不仅让学生学会找安全的练习空间,还训练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3秒快速完成任务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

阶段

水平三

 

五年级

 

40

教学

单元

省编:小篮球与游戏单元

单元课时

1

学习

目标

1.知道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方法,以及运球的作用。

2.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小臂、手腕的力量运球,以手指、手腕控制球,独立完成连续30次以上的原地运球,部分学生在此基础做好有效的护球动作,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性素质。

3.在练习中善于观察和模仿,勇于挑战超越自我,乐于重复练习。

教学

内容

1.小篮球:原地运球

2.游戏:运球比多

重点

以小臂手腕的力量运球,以手指、手掌控制球,以及随球按压、提拉

难点

以手臂动作护球以及人球协调

教学

过程

学练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组织

与要求

运动负荷

1.常规检查

2.导入

1.整队,师生问好

2.介绍本课所学内容,激发练习兴趣

四列横队,密集队形

要求:精神饱满




熟悉球性与热身练习

1.学生在篮球场散点站立,模仿教师所做动作

2.熟悉球性练习

搓球、拨球、绕球、抛接球、拍球

游戏:认识我的新伙伴

散点练习

要求:认真模仿


6

篮球:原地运球

1.体验高低拍球时用力大小的变化

提示:能将手与球接触的时间长些吗?控球在腹部高度。

2. 学生练习中,教师强调“提拉与按压”动作,告诉学生高姿运球的动作要领

3.讲解示范低姿运球动作

4.学生尝体验练习,提示:非运球手的护球动作

5.提高练习难度,要求边运球边观察教师动作,借机介绍篮球场地相关知识

游戏:认识我的篮球场

提示:强调运球时抬头观察

6.评价:男女生相互评价动作

游戏:请您为我点个赞

提示:评价与纠正相结合

 

要求:认真体验、

同伴合作、安全练习

50

 

 

 

30

 

 

 

30×2

 

50

 

 

40

 

2

 

 

 

3

 

 

 

2

 

 

3

 

 

2~3

 

 

 

 

 

 

 

 

 

 

 

 

游戏:运球比多

1.示范两人一组在干扰下运球

2.相互干扰下原地运球比多

游戏:干扰运球比多

提示:动作规范,保护好球

3示范双手同时运双球

4. 两人一组练习比赛

5.优秀生示范,提高难度再次尝试双手不同步的运双球练习

游戏:我是运球高手

6.请一同学生配合示范换位运球练习

7.两人一组练习比赛

8.提高难度,尝试四人一组换位运球练习

游戏:移形换位

两人一组散点练习

要求:

遵守规则,团结协作,

 

30×2

 

30~40

20~30

 

 

30~40

20~30

 

2

 

 

1

 

1

 

 

 

2

 

2

 

 

 

 

 

 

 

 

 

 

课课练:顶上胯下传接球

1.请一名同学配合示范顶上胯下传接球动作

2.分组小比赛

3.给获胜队发积分卡

两人一组,统一信号,散点比赛

10×2

1

放松与小结

1.集中,用小篮球轻拍腿部放松

2.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3.布置课后作业:左右手低姿运球各100次请家长评一评

要求:做出明显的提拉与按压的动作

集中靠拢

要求:主动放松,认真听教师回顾小结,记住课后作业



场地

器材

小篮球41个,扩音设备

运动

负荷

预计

练习密度

62.5%

平均心率

130±5/

课后

反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