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张志慧执教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3-06-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莉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水平年级)    执教者: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张志慧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奋发向上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原地运球更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技术。该技术并不复杂,但要做到运球有节奏也不简单,因此本节课通过游戏尝试篮球的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乐于参加体育运动,对篮球项目非常感兴趣,同伴之间乐于展示和竞争。但是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长,对动作技能的掌握也较为缺乏,针对学生这一现状,本课注重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四、学习目标

1.通过“学、练、赛、评”各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促进其健康行为。

2.在学练中,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自主体验、合作探索、小组展示、比赛等活动,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通过体能练习,提高上下肢力量,发展弹跳力。

3.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悉规则,理解规则,能认真遵守规则;主动与同学沟通,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手型动作

难点连续运球、有节奏

、运动负荷预计

1.心理负荷预计:本课的学练形式大部分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表现的,预计学生将会以比较兴奋的心理状态,热情高涨的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心理满足感和愉悦感得到充分体验。

2.生理负荷预测:运动量:中偏上   平均心率:140150/分  练习密度:65%左右

 

 

水平 年级  小篮球:原地运球

学校:奔牛实验小学   执教者:张志慧    班级二(5)   学生数:40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练、赛、评”各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促进其健康行为。

2.在学练中,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自主体验、合作探索、小组展示、比赛等活动,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通过体能练习,提高上下肢力量,发展弹跳力。

3. 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悉规则,理解规则,能认真遵守规则;主动与同学沟通,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学习内容

小篮球:原地运球

游戏:篮球大作战

课次

单元第3课次

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

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手型动作

学习难点

 

解决方法

连续运球、有节奏

通过小猪戴帽子将技能教学情境化,以球比作小猪将手比作帽子,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跟教师哨音和音乐来调整运球节奏感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组织队形

安全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7′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师生问好

3.见习安排

4.情境导入

5.任务宣布

 

二、热身活动

1.游戏:赶小猪

2.热身操

3.球性练习

1.布置场地与器材,接受体委汇报,了解学生出勤

2.情境导入,游玩“篮球乐园”

3.任务宣布简洁明确,安排见习生。

 

1.教师组织学生赶小猪游戏

2.教师示范带领学生热身。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球性练习

1.体委整队,清点人数,注意力集中,见习生随堂见习

2.了解情况,勇于拼搏

3.明确课时任务和目标。

 

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其中。

2.学生模仿练习,积极展示。

3.积极模仿,增强球感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散点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避让防止碰撞。

 

 

 

 

 

 

 

 

4

 

 

 

 

 

 

 

 

2

 

 

 

 

 

 

 

 

 

 

 

设计意图:营造篮球乐园”的情境,组织学生“赶小猪”游戏,让学生热身同时熟悉球性为主教材教学做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1.游戏:小猪戴帽子

 

 

 

2.教师示范,学生学练

 

 

 

 

1.1讲解戴帽子方法

1.2组织学生练习戴帽子

1.3组织小猪开心的出门

1.4情境带入,引导手帖紧球

2.1组织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2.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练习

2.3寻找优等生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1.1学习戴帽子方法

1.2认真练习

1.3跟随老师一起原地运球

1.4戴紧帽子,手帖球

2.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明确原地运球技术

2.2积极思考:如何让小猪更听话?

2.3观看示范,探索原地运球技术动作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五指分开,掌心空出。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认真体验,积极探索。

 

1

 

2

 

 

 

1

 

2

 

 

3

 

 

 

5

 

 

 

 

 

 

4.学生示范

 

 

5.游戏:“摩天轮”

 

 

 

 

 

6.游戏:“碰碰车”

 

 

 

7.游戏:“魔镜屋”

 

 

 

8.游戏:“星级打卡”

 

4.组织学生示范,给与点评

 

5.1组织学生做出坐姿运球、跪姿运球、站姿运球的动作

5.2讲解乘坐摩天轮的方法

5.3组织学生游戏

 

6.1组织学生2人一组握手运球

6.2组织学生2人一组换位运球

 

7.1情境导入,组织学生2人一组照镜子

7.2讲解照镜子方法

 

8.1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8.2挂图展示星级评分单

8.3组织打卡,得分高者分享心得

4.观看同伴示范,加深动作印象

 

5.2跟随老师做出坐姿运球、跪姿运球、站姿运球的动作

5.2了解乘坐摩天轮的方法

5.3遵守规则,积极游戏

6.1认真练习,体会身体协调用力

6.2反应迅速,动作连贯

 

7.1明确照镜子方法

7.2两人石头剪刀布,赢着先当篮球明星

 

8.1自由分成2人一组

8.2明确星级评价方法

8.3勇于拼搏,互帮互助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认真观看。

 

组织:散点站立

要求:保持间距,注意安全

 

 

 

 

组织:前后2人一组

要求:运球有节奏。

 

组织:2人前后站立

要求:眼看前方

 

组织:散点站立

星级评分单:

连续运球1分,

抬头看球1分,

有节奏1分

 

 

 

3

 

 

 

 

 

3

 

 

 

 

3

 

3

 

 

 

 

2

 

 

 

 

 

 

2

 

 

 

 

 

5

 

 

 

3

 

 

 

 

 

 

 

 

 

 

 

 

 

 

 

 

 

 

 

 

 

 

 

 

设计意图:教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将情境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小猪戴帽子将技能教学情境化,球比作小猪、将手比作帽子使学生逐步掌握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手型动作。通过不同层次的游戏环节增强控球能力,听哨音和音乐环节来调整运球节奏感,锻炼学生协调力和灵敏度。

 

8

一、游戏:穿越火线

 

 

 

 

 

 

 

 

二、课课练

小猪搬运

 

1.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2.组织小组大作战

3.小组讨论,寻找获胜方法

4.获胜组分享经验

5.引导循环赛

6.再次组织小组大作战

 

 

 

1.教师演示练习方法

2.讲解练习方法与要求

3.组织学生练习

1.明确游戏规则与方法

2.团结合作,勇争第一

3.积极交流,有集体荣誉感

4.学习获胜组心得

5.小组交换位置,强强对战

6.勇于拼搏

 

1.听讲解看示范

2.明确练习方法

3.积极参与练习

 

组织:4人一组一路纵队

要求:团结协作

 

 

 

 

 

 

 

组织:4人一组围成圆形

要求:动作到位

 

3

 

 

 

 

 

 

 

2

 

 

 

3

 

 

 

 

 

 

 

 

1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发展上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3′

1.放松

2.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1.组织学生放松。

2.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1.积极放松身心。

2.回顾反思明确作业。

组织:四列

要求: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

1

设计意图:将情境贯穿整节课努力拼搏的小猪变成了一只天使在翩翩起舞,达到放松目的。

课后

作业

1.亲子游戏:教一教家人原地运球

2.和家人一起思考运球时哪些部位用力了?下节课一起探索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14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

65%左右

课题框架


微信图片_20230605094144.png

场地

器材

篮球场小篮球40只、地垫40个、呼啦圈10只标志杆10根移动音箱1台

 

反思


 

2.照片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