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粮以载德,食育修身——地球村孩子节粮在行动”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冯艳

地球村孩子"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知道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2、查阅我国水、电、森林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3、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三、 活动过程:

 女、 男:各位同学,下午好!“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女:三月我们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风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男:说起雷锋叔叔,大家都知道他是助人为乐的好榜样,他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谁能说一说?

学生发言

男:没错,勤俭节约是雷锋叔叔身上另一种闪光的品质,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下面,我们来听几位同学讲讲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女:听了这些故事,你想说什么?学生说感受

男: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可是有的同学却说:过去生活贫困才需要勤俭节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节约还有必要吗?我们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涵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而,我们生活中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有很多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地上,将米饭、炒菜吃几口就倒掉,稀饭倒得更是随处可见……根据调查发现,平均每5位同学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1/3碗饭菜的同学更多。看着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生活中提倡节约正应该体现在小事中。可是,你也许没有注意,我们很多地方都犯着和他们一样的错误。不信,我们来看几张照片(介绍:这是同学们吃饭时剩下的米饭和丢在楼梯上的馒头,这是放学后拥挤在一起买零食的情景)

男:看了这些资料,你又有什么感想?

那么一颗米到底是怎么来的?请看队员们的小调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男:听了刚才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粮食来的多么不容易。不引起重视,我们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重复着浪费粮食的行为,那么一个月、一年要浪费多少呢?我们国家在粮食资源方面的现状又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四位学生轮读资料)

出示贫困地区生活图片

女:在我国还有许多贫困地区,那儿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差,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些资料让我们懂得,现在提倡勤俭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对社会、对将来的子孙后代真的非常重要,我们要把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男:我们提倡勤俭节约粮食,可以从哪些事情做起呢?让我们班的节约之星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吧。

A、把饭菜吃干净。

B、吃多少添多少。

C、在家里吃饭,在餐馆点菜,都不要好面子,点一大堆,最后吃不完,倒掉了。

……

女:前一段时间,我们班组建了勤俭节约粮食检查岗,同学们做的怎样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汇报。

(检查岗汇报情况)

男:我们的父母、长辈在节约水电、粮食方面往往做得比较好,谁能来说说他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生介绍

女:我知道我们学校有好多老师也有节俭的习惯,让我们来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

男: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节约粮食,你觉得还应该怎么做?(蒸饭时根据需要放米,淘米时小心些,水龙头不要开得很大,要吃水果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适量拿……)

让我们一起来牢记这些勤俭的名言吧。(分组朗读)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男:我们班的小干部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份节俭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共同行动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宣读这份倡议书。

小水滴,一滴滴,

 汇成江河长千里。小米粒,一粒粒,堆成粮堆高千米,小水滴,小米粒,积少成多了不起,同学们要记牢,一滴一粒要珍惜。女:我们将把倡议书张贴在教室里,它将时时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一起为创建节约型的校园而努力吧!下面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都懂得勤俭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还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要以节约为荣,不和别人比吃穿,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让我们牢记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吧——“勤劳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