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三年级《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1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洪鹰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 3.练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出海归来的船队。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2)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临海的小城里那些桉树叶子散发出的清香,凤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小城公园里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榕树,树下那些笑语欢颜的儿童、青年、老人;小城街道那踩上去就咯吱咯吱作响的细沙路面。(课件出示3)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清新、洒脱。同学们,不想去瞧瞧吗?好!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海滨小城(板书,海滨小城),注意读准前鼻音“滨”。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4)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 (3)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第1自然段:美丽的海。生字:滨 鸥 灰。新词:灰色 海鸥海滨。 注意读准前鼻音“滨”。 第2自然段:早晨的海面。生字:胳、臂、渔。新词:胳臂 渔民注意多音字“臂”在这里读“bei”,组词为“胳臂”,还有一个读音是“bì”,组词是“臂膀”。第3自然段:沙滩上的贝壳与捕鱼归来的船队。生字:睬 遍 躺 载 靠 。新词:遍地 理睬 躺着 满载 靠岸 。注意读准平舌音“睬、载”,前鼻音“遍”,后鼻音“躺”。多音字“载”:“满载”的“载”读“zà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是“zi”,组词为“记载”。第4自然段:小城庭院里的树。生字:凰 亚 栽 夏。新词:凤凰、亚热带、栽树、初夏等。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的榕树。生字:榕、凳、逢。新词:榕树、石凳、每逢。注意读准后鼻音“凳、逢”。第6自然段:小城街道清洁。生字:踩、除。读准翘舌音“除”。新词:除了、踩在。第7自然段:总结小城美丽整洁。生字:洁。新词:整洁。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生字词。(课件出示5) 海滨 海鸥 灰色 胳臂 渔民 遍地 理睬 躺着靠岸 凤凰 亚热带 栽树 初夏 榕树 石凳 每逢 除了 踩在 整洁 满载 2.齐读、指名读、指名领读。

 四、理清脉络,指导分段。

 1. 把课文分成“海滨”和“小城”两部分。(1至3段,4至7段)

 2.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  (海滨小城,也即“远近”的顺序)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6)出示会写字田字格课件: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栽 亚 夏 除 踩洁

 2.指名朗读。

 3.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特点:比如“滨”,形旁是“氵”,表示与水有关,“宾”是声旁,表示读音。另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记“渔 遍 躺 靠 洁”。形近字辨析:业一亚 浩一洁 栽—载 踩—睬

 4. 观察字形,交流写法。 “滨 渔 除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躺”左右等宽;“靠”上下结构,“遍”半包围结构,先写“扁”,再写“辶”。

 5.指导写字规律:重点指导“遍 除 洁” “遍”注意“扁”户下面的部分,里面是一横两竖,“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捺。 “除”,右边是“余”,竖勾不要露出第一个横。 “洁”,注意右边的写法,上面是个“士”,下面的短横压住横中线,下面的口,第一竖压住竖中线。

 6.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熟读课文,积累佳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海滨小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海滨小城)

 2.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海滨小城的风光,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这么美丽,这么整洁的地方,你们愿意带着老师再去细细游赏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先走到街道的尽头,看看海滨的美丽景色。

 二、范读课文,质疑明标。

 1.听老师读课文(配乐朗读),边听边标出不懂的内容。听之后用简单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质疑明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共同制定学习目标。(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疑问都是紧紧围绕海滨小城景物的特点提出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解开疑问。(课件出示8:出示目标)进一步了解、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按要求学习。   (课件出示9)要求:(1)边读边找:这部分介绍了海滨哪两处地方? (2)再读标画:你看见了哪些景物?从哪儿体会出美? (3)带着感情读出美。

 2.学生读句子,抓景物特点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10)海上、海边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1)如:“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镀”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镀”?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评议、小结:“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指导朗读:金灿灿的阳光把美丽的海滨变得更加迷人,谁能把这种奇异之美读出来?(自己练读,指名朗读) (2)(课件出示1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寂寞”是什么意思?海边的贝壳颜色多,花纹美,为什么还寂寞地躺在那里?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出示学生所填的投影片,小结景物特点。(1)师:在海滨,我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自己说说。 (2)教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出示12) ( )的大海    (  )的贝壳 (  )的天      (  )的鱼 (  )的机帆船    (  )的虾和蟹 (  )的军舰     (  )的海螺 (  )的海鸥和云朵 (3)海滨的景物那么美,颜色那么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板书:色彩绚丽)

4.在美丽的海滨,我们除了能看到绚丽的包彩,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汽笛声、喧闹) (1)(课件出示13)画面,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人们为什么高兴?他们会说些什么?(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充满欢声笑语。) (2)师抒情小结:海滨绚丽多彩,而且还展现出一幅水产大丰收的生动画面。从这儿我们看到家乡不仅景美,而且人民勤劳。如果你把自己当作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一定会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感到骄傲。你们能体会出作者对家乡有一种什么感情吗?带着这种感情一齐朗读“远处响起了……”

 5.作者怎么写出海滨之美?(读一读表示色彩的词) (1)色彩词——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美!(2)分层练习——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静态,后为动态,突出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板书:海滨:景色美丽 生机勃勃) 6.小结学法: (1)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海滨这一部分的? (2)学生交流,代表发言。(3)教师小结:(课件出示14)读,找地点,标景物。读,抓特点,体会美。读,有感情,读出美。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谈话过渡: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2.出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15)   (1)边读边想:这部分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3)从阅读中你感受到了小城的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3.讨论汇报: (1)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庭院、公园、街道。)(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课件出示16)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总述句,也点出了庭院的特点。)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什么?(树的品种多。)后写什么?(桉树叶子和凤凰树的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条理清晰。)联系上下文理解“热闹”与“笼罩”的意思。(“热闹”的意思是凤凰花茂盛、繁多。“笼罩”的意思是像笼子罩在上面;遮盖。这里指凤凰花竞相开放、开得娇艳而繁茂,生动地描绘出凤凰花竟相开放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3)小城的公园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课件出示17)(小城的公园更美。——总述句,点出了小城的公园的特点。)01:00:3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什么?(树冠。)后写什么?(树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层次分明。)联系上下文理解“绿绒大伞”的意思。(“绿绒大伞”:形容榕树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有感情地朗读: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课件出示18)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4)小城的街道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课件出示19)(小城的街道也美。——总述句,点出了小城的街道的特点。)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什么?(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后写什么?(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准确表达街道的特点。)(课件出示20)有感情地朗读: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4.指名朗读,教师小结: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小城的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板书: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 5.朗读比赛(各组分段朗读)。

 6.练习背诵第五自然段。

 7.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课件出示21) (1)交流体会。(2)教师小结:小城中庭院树木繁多,花园榕树更美,街道干净整洁。这一切都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的。我们一起来大声读最后一句,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齐读最后一节。思考:这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1)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街道不长,出走不行;大城市街道很长,居民要到郊外去,一般要借助于交通工具。)(2)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很少有人来;沿海大城市就不同,贝壳再多也早就被捡光了。)(3)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海滩上平时并不“喧闹”。而沿海的大城市,码头一个接一个,货物吞吐,船只往来,笛鸣不断,终日喧闹。)(4)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居民住房基本上是庭院式的,且庭院很大,平房居多。而大城市,由于建筑拥挤,只好向空中发展,很少有庭院,更没有很多树的大院子,人们为了栽一盆花,还要到处找土呢。)(5)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可见行人稀少,街道宁静。而大城市的街道,熙熙攘攘,笛鸣铃响,根本听不到行人的脚步声。)

 3.欣赏优美的句子。 (1)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3)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4)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3.交流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把“海滨小城”写得如此吸引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随空间的变换,观察得细,把握得准。

 六、、总结全文,小练笔。

 1.总结全文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课件循环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加突显小城的美丽。

2.(课件出示22)小练笔。(1)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片断。(提示:以“学校小花园”为题,用这一方法写一二百字左右的片断。)(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特点写具体。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原文完成填空。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 ),树叶( ),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 )坐满了人。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热闹”的意思是 。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里把------ 比做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