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奔牛实小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倩云

为进一步推进新绿教育,学校按照“七步法”实施,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即: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开展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监测和评估、与课程建立联系、开展社会宣传和参与、制定生态规章。

建立多元立体的生态学校委员会(2019.4-2019.5)

成立生态学校委员会是创建生态学校项目的第一步。为提高生态委员会环境教育的筹划和管理水平,学校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国际生态学校培训班,从中接受先进、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教师回校后,再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实施国际生态学校的意识和水平,使教师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在班主任老师推荐、同学们自荐的基础上,参加竞选学校生态委员会的学生代表,通过发表环保演讲、自编自演环保创意节目、展示特长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示风采,然后在全校学生的民主投票形式下成立学校的生态委员会。希望学生在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充分体现“学生是行动第一人”的理念,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感及实践能力。

除了学生委员会和学校管理委员会,学校还要确定生态委员会专家成员、家长代表、社区志愿者代表等,其中拟邀请当地环保机构的领导,还有社区代表、共建单位代表。这样,一个多元立体的生态学校委员会直接负责和总体管理学校的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运作。

开展环境评审定主题(2019.5-2019.6)

学校环境评审是制定生态行动的基础。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现状,清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学校计划。在开展环境评审之前,学校会对生态委员会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培训,提高学生可选择的环境评审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让学生们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境评审。通过自己的观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进行环境评审。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征集他们所发现的学校及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改进建议,最终聚焦环境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2019.6-2019.12)

制定行动计划是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工作最重要的工作。生态委员会针对学生关心的环境问题,充分吸取各方建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计划,并将列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其中包括一年中的具体行动内容、时间表、目标、责任人和指导老师,计划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活动属于初始阶段,在目标定位上以短期为主,将随着活动的深入和大家意识的提升,再确定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样有的放矢地根据选定主题展开行动。生态委员会将通过报告呈现和宣传栏宣传的形式告知全体学生,改进学校的环境状况。

开展实地实情的监测评估(2020.1-2020.2)

一个连续的监测过程不仅可以让学校判断所开展的活动是否成功,还有助于发现最初计划需要做出哪些调整,确保学校全体人员对生态学校项目保持兴趣。计划让同学们分主题开展监测评估,小组成员采用问卷调查、表格调查和班队会交流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动态检查和监测小结,在活动前、过程中和完成后拍照。监督小组的成员把检查情况及时反映到学校生态委员会,生态委员会审核小组在审核行动的进展是否与计划一致的同时,对行动计划进行细化和适当的调整,对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纳入精彩纷呈的课程体系(2019.9-2020.9)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学校力求把生态学校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新的学期投入教学,以确保生态学校真正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设置环境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计划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选派骨干教师任课,平日加强教学研究,在三至六年级开齐开足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课;通过开展教师环保论文的评选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找寻环保教育的植入点。

学校将通过充分发掘人本因素,把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作为养成环保品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捕捉学生成长需求点出发,添加时代元素,创新活动形式,注重参与体验,提升环境教育品质。

进行广泛全面的宣传引导(2019.4-2020.7)

增订环保教育类杂志,供师生阅读。让学习交流生态知识,使师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尽可能地将我校好的活动宣传出去,影响、服务于社会,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影响学校周围的社区,带动周边的居民。

制定生态规章,形成文化认同(2020.5

生态规章是一种对学校环境愿景的声明。以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认同感为基础,共同研讨制定生态行为规范,让学生感到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些行为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学校生态章程是在专家、老师们的协助下制定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变成了郎朗上口的歌谣,在学生中间传唱,并且在教室、走廊公示,并在学校微信号中向家长们公示。

奔牛实小持之以恒地坚持环境教育,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生态花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