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十年了,大型超市收费塑料袋的使用量比限塑前减少很多,但在集贸市场却是“涛声依旧”,特别是菜市场的个体经营者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面对“骨感”的现实,奔牛实小的小公民们走进镇政府办公室,寻求帮助。
奔牛镇团委、环保科、生态环境所的同志一起热情地接待这些小公民的到来,帮助这些环保小卫士分析“限塑十年难限塑”的原因。“限塑令”虽然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但没有从源头上减少和遏制塑料袋的生产的具体措施,对于现在已经流入市场的超薄塑料袋,也没有采取强制回收的手段,有很大部分仍然在公开使用,导致部分厂家投机钻营,暗地里继续生产。而且由于不法商贩的流动性强行动隐蔽,管理难度很大。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检查力度的减弱,个体商户为了招揽顾客,应付检查,明着使用收费塑料袋,暗着继续使用不合格塑料袋。
镇上的领导和小公民们亲切交谈,共同讨论如何让“限塑令”持续发挥它的作用,提出了许多有效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限塑令”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方渠道和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促使自觉限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深层意义更加深入人心,“小手牵大手”,提高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自觉自愿地执行“限塑令”。2、从生产源头控制“白色污染”。在调查中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致认为,必须严厉查处关停非环保超薄塑料袋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批发零售商户、流动商贩及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实行塑料袋的资质生产制度,对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行为依法进行严肃查处。3、加快低成本替代品的研制。曾经伴随老百姓日常生活多年的塑料袋要立刻“下岗”,老百姓对此依依不舍,塑料袋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为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环保要求、低成本、百姓乐于使用的替代品,尽快改变“塑料袋装天下”的现状。
…………
奔牛实小的小公民们在此次活动中进一步明白推进“限塑”不能光靠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还需多措并举,即从文明修养,从公德意识,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去尊重“限塑令”这一“硬性规定”,进而身体力行。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文:周浩云 图:柳国良 审核:姜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