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健康的校园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学校良好可持续发展,人与外界环境之间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教学等充分融洽等。校园生态环境也受到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小公民,我校新绿小牛娃和部分教师一起组建了校园生态委员会,对我校及我校周边的生态环境展开调查,聚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做出努力,优化了校园及周边生态环境,并对优化过程实施了全程监测与评估。
聚焦关键问题,成立监测评估小分队
我们围绕环境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行动研究计划建立了三个小分队:“运河生态监测小队”、“三节(节水节电节纸)监测小分队”和“节粮监测小分队”,主要负责在全程参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评测活动的有效性和各项前测数据的变化,并就监测到的变化进行科学地评估。
分析环境评审结果,建立监测评估标准
监测评估小队成员根据我校生态国际学校创建目标和自己监测的主题,围绕运河生态活动、三节活动和节粮活动细化并建立了评估标准:
奔牛实验小学国际生态学校创建监测评估标准 | |
“大运河,小河长” 活动监测评估标准 | 1. 学生能清楚说出运河生态文化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变化 2. 学生能了解运河水生物的多样性 (充分了解:5种以上,大致了解:3种,一般:1种以上) 3. 学生能说出家乡运河的流向 4. 学生能说出污染大运河的主要原因,并做力所能力的事保护 大运河生态 |
“三节” 活动监测评估标准 | 1. 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用电和用纸的习惯 2. 学生掌握节约节约用水、用电和用纸的方法 3. 学校用水、用电和用纸量明显减少 |
聚焦目标达成,有效实施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手段
对三个主要活动认知目标达成情况的监测,监测小队主要采用访谈,调查问卷,数据采集的方法进行。监测评估小队收集了行动研究前后学校用水、用电、用纸、和用粮的数据并进行了比对;运用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运河水生物的多样性、家乡运河流向、粮食种类的知晓情况的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同时,采用对老师、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活动之后大家认知情况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分析数据,给出整改意见
监测评估小组科学分析数据,及时公布监测和评估结果,给出整改方向并在整改调整后进行二次监测评估。我们主要重点监测、评估、分析学校节水、节电和节纸活动的有效性,“大运河、小河长”活动的有效性;分类统计学生、教师和周边居民的意识提升度,并及时公布监测和评估结果,分析活动薄弱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