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北区出台《加快推进常州高新区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的第二年,《方案》明确指出高新区这三年将持续发展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全面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奋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等十个方面的任务。新北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蒋辉更是直接提出了“为推进内涵项目在新北区全面铺开,每年上半年开展区级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培育项目的答辩推进活动,下半年开展区级前瞻性教改实验和课程基地项目答辩推荐活动”。课程基地是一个“以创设新型教学环境为载体,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活动、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自己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与学的新平台”。 2020年11月6日,新北区各中小学负责“课程基地创建”的领导和老师们齐聚在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报告厅,在丁玉龙校长的主持下,进行了本年度新北区11个中小学课程基地创建的汇报答辩活动,本次答辩活动特别邀请了基教处蒋辉处长、何耀平副处长、教管中心陈建伟校长、龙城小学李娜校长和奔牛实小高伟明副校长作为专家评审团。 11个学校,11个“课程基地”创建项目,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如:孟河中学小学的“孟河医派文化建设”与万绥小学的“‘万绥猴灯’特色文化建设”,他们的课程基地着力点是以挖掘人文资源,凸显地方特色。吕墅小学“‘武·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是在学校原有武术特色的基础上重构项目内涵,提升学生素养。西夏墅中学的“‘三体空间’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建设”、香槟湖小学的“指向多元智能发展的小学创客课程基地建设”、安家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基地”则是重在拓展国家课程,创建新型范式。河海实验小学的“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新探索”则是依托学科教研,探究新型模式。薛家实验小学的“‘食’光美味,‘育’见美好”食育课程基地建设则是整合校本资源,创设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五育并举…… 以蒋辉处长为首的专家评审团,在每一个学校汇报的基础上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匹配度到课程内涵的定位;从课程内涵的解读到概念界定;从项目实施路径的逻辑顺序到课程实施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他们既能从高位上进行前瞻性的定向引领,又能从细微处指出瑕疵,并进行重新解读、评价、提升,让各校的课程基地创建项目能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四个小时的课程基地创建答辩活动,既是一场头脑风暴,更是新北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领航标。 撰写:沈彩虹 摄影:陈红芳 审核:吴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