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菊老师始终站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她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诚执教,热爱学生。她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逐步成长,成为了我校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胜班集体,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03年受武进区人民政府嘉奖,2004年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班级管理,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才能使班级变成一个有凝聚力,充满生气的集体。
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张红菊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生理想教育等;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内容,结合班级实际,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操;还利用主题班队活动,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班级管理中,她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每学期开学都进行班干部竞选,学生自己报名,写好演讲稿,搞好演讲活动,学生民主选举,并分红、蓝两队,轮流开展工作。除此之外,每天由班干部推荐一名同学担任“一日小老师”,由小老师负责每天的早读、卫生、课堂纪律。每月再选出一名优秀小老师进行奖励。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你追我赶,让他们的活力更充分地展现出来,更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班级工作有声有色。从而逐渐形成了“自治、团结、拼搏”的班风。
营造独具魅力的班级文化也是张老师搞好班级管理的一个秘诀。每学期开学,学校都会要求布置教室,她总会在这个时候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发展、开放的班级文化,提高班级凝聚力。让学生讨论设计板块,准备的材料也有学生解决,她只是帮助做好审美设计。整个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提供分享成功的喜悦。如近几次设计的板块:成长快车——记录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赞美信箱——赞扬别人的优点,树立学习的榜样。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
真诚欣赏学生,触动每根心弦。
在平时的工作中,张红菊老师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一些后进生,适时地当面表达真诚欣赏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这样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振奋精神。一学生在低年级就因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拉,学习成绩较差,被列入后进生行列。有一次手工制作课上,该学生做了一张形象生动的贺卡送给了老师。她就及时利用晨会课把这学生的贺卡展示给大家看,特意夸来夸去,让他美美地获得了一次成功感。事后,她又悄悄对这学生说:“你贺卡上的字不漂亮,要是参加比赛,可是要扣分的呀!”他当即表示以后一定认真练字。果然,作业本上也常出现“优”了。以后,凡是需要板画,张老师总不忘了请他这个学生来,让他一次又一次体现自己的价值。慢慢地,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也随之进步了。真诚传达欣赏之意,就像是一盏航灯,它不仅为学生指引了航道,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火和信心之光。
拓展育人空间,加强家校沟通。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他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教育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必须拓展育人空间,重视家校间的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张红菊老师坚持做好家访工作,但不是学生表现差了才家访,有问题当然要家访,在家访中发现问题所在的原因,帮助学生及早解决问题,而学生取得了成绩她也会去家访,让家长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可塑性,给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孩子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每学期她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普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她还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注重经验积累,针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2001年在全国“新世纪她能行”体验教育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2002年在首届“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中,选送方案《她是一条小鱼》获一等奖。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张红菊老师从来就是这样不辞辛苦的工作,正如她说的好:只要用心去浇灌每一朵花,它必定会用芬芳向你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