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市学科带头人——谢红伟
发布时间:2005-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小学教师,在历史的机遇和时代的挑战面前,更重地担当着一份对未来的责任。在关于教育内涵的诸多选择中,我喜欢“传道、授业、解惑”这个传统、朴素的概括,更推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丰富、延伸。我愿意在这个平常但不平凡的岗位下,多一份用心,多一份积累,默默耕耘,甘为学生发展之人梯。”谢红伟如此定位自己的人生。

  谢红伟,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副校长兼教科室主任,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武进区“十佳青年教师”,武进区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1987年,18岁的谢红伟从武进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奔牛实验小学任语文教师。初登教坛的他,便矢志追求一种意境: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但这谈何容易!不久,谢红伟困惑了:本以为成竹在胸,而现实中却困难重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多是失败为果,但这失败,对于弱者是座难以逾越的山,对于强者则是唤醒和激励。生性好强的谢红伟发了狠,与其要别人严格要求,不如自己刻苦认真。

  于是,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谢红伟,驱动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广阔天地里作加速度运动。结束一天的紧张工作后,华灯初上,谢红伟或伏案而读,或奋笔疾书,或凝神思索,直至深夜,甚至东方发白,且不论严寒酷者。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通读了各种版本的小语教材,使之悉记在心;钻研了《教育学》、《心理学》、《学与教的心理学》、《教学艺术》、《智育心理学》、《说课艺术》、《马卡连柯教育论》、《基础教育的矛盾与对策》等数十本教育教学专著,积淀了丰厚的理论功底;拜读了数十种教育教学刊物,从中寻找到了支点,又从多位著名教师的实践介绍中吸取了营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理论的充实,实践的锻炼,现实之门终为理想打开:精彩的教学语言,有起有伏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情感,拨动了学生心弦,使谢红伟多次成功地对外上公开课。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课,不仅有语文学科,兼有自然、思品等学科,均获高度评价。

二、教书与育人的和谐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虽有风雨坎坷、酸甜苦辣,但,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脚踏坦途,谢红伟的内心都始终执着一念:将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做好。他教小学语文,矢志要当个小学语文教学能手。他始终以“轻负担,高质量”作为他教学目标之一,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于是,课堂上,他大胆尝试,从大处着眼,注重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学得轻松愉快,使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学生喜欢他,同事敬佩他,领导信任他,家长称赞他。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谢红伟把探索的重点及时转移到如何让素质教育进课堂,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他瞄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做文章,积极引用相关理论,大胆实践,用科研思想指导教学行为,先后参与并主持“分层递进教学”、“以学生为本位,在活动中学习”、“指导学生建构自主创新性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等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不断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于是,在他的语文课上,教学目标分层次,学生潜能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智力活动精彩纷呈,教师精当的指导,学生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每一个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津津有味,各有长进和收获。

  谢红伟认为,做教师光教好书还不行,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教师,还要时时不忘育人,努力使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他总是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作为他的工作信条。他非常注意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喜欢以一个可信的朋友身份,跟学生谈心,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正因为有亲情般的爱,才产生了强烈的教育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谢红伟班中有一名叫小沈的同学,性格倔强,作业拖拉,常有不良行为,谢红伟并不嫌弃他,而是努力地发现他的闪光点,找他一次次谈心,有意公开表扬他,组织学生开展“小沈,你行”的活动,使这位从不掉泪的学生泪流满面,甚至使他的父母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渐渐地,小沈变了,变得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热爱学习。这类故事可谓不胜枚举。

  谢红伟曾先后发表过《他变了》、《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文章,对自己的育人经验加以总结。辅导的学生被评为“全国好少年”、“常州市十佳少年”等。谢红伟也被评为“武进区优秀辅导员”。

  教育与育人的和谐,是教师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谢红伟,正在这种境界中继续探索。

三、实践与思索的升华

  实践出真知,真知导实践,而联系实践与真知的纽带是思索。谢红伟认为,缺乏思索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索,才有真知,才能升华。于是,谢红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有关教育现象,不断反省,不断审视,赋予理性思考,及时总结。近年,他先后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教育现代化》、《新教育》、《学校管理》、《读写知识》、《小学生阅读报》、《常州初教》等多种教育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40余篇,多篇文章在省、市评比中获奖,辅导学生发表习作10篇,参与或主持研究的科研课题获常州市、武进区一等奖。多次获市政府嘉奖。

  正是这种思索,实践中的思索,使谢红伟从学到教,从理论到实际,在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升华。

  在迈向一个个成功的路上,谢红伟正是凭着也将继续凭着上下求索的智与勇、毅与坚的宝贵素质,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在学生心田上播种,甘为人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