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周济部长在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5-08-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未知

 

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共同奋斗

——在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  济
(2005年6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同志们:
  参加今天这样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高兴,非常振奋。等下,源潮同志、保华同志要作重要讲话,我认真地拜读了他们的讲话稿,认真地拜读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江苏同志们优先发展教育、率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教育、科学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深深地感动着我,也必将深深地感动全国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江苏同志们提出的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极大地鼓舞着我,也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也代表全国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向江苏省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江苏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对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贡献。教育部将全力支持江苏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为江苏实现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的支持是基于以下三点基本认识:
  第一个考虑是必要性。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而,激烈竞争的焦点,是科技,是人才,归根到底是教育。由于资源、能源、环境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原来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事实上已近乎走到了尽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这样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才财富,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江苏同志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进入新时期以来,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战略更加明晰,这就是富民强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让全省的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江苏来说,正如江苏的《决定》所判断的,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因此,推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快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江苏的综合竞争力,保证“两个率先”的胜利实现。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江苏人民群众历来重视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更是对现代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成长环境。总之,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个考虑是可能性。江苏是我国最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江苏的教育事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无论是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规模、发展的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两基”任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快速发展。今天的江苏,教育基础雄厚,人才辈出,更重要的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江苏的人民群众有着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江苏已经具备了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发展的基础,具备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条件。
  第三个考虑是全局性。我们的国家很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发展教育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如何从全国的实际出发,加快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把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教育,积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振兴,大力促进中部地区教育崛起;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我们要有信心、有胆略、有豪气提出并努力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理所当然应当不失时机地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全球科技、人才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赢得发展先机;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和促进全国的教育现代化,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大好发展格局。
  这里,向大家报告一下在全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考。经国务院批准,我们正在研究制订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在制订过程中,大家有一个共识,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纲要》将提出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在2020年,在全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衷心地希望江苏的同志们走在前头,创造经验,做出榜样,做出贡献。《纲要》关于教育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提出的培养人才、知识贡献和构建体系三个基本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个任务是知识贡献。使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教育与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这应该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在这方面,江苏高等教育具有突出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一方面,要服务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要大力推进高校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断提高高校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另一方面,要服务江苏的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主动研究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做好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各高校一定要把自身的发展全面融入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服务,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更大支持,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更大发展。
  第三个任务是构建体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形成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今后,关键要做好统筹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要总揽全局,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突出重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加强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要率先形成覆盖城乡的学习网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设学习型机关、企业、事业和社区,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光荣的使命,也是艰巨的任务。完成这样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必须有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和工作的新举措。我完全赞成源潮同志讲话中将要提出的几点要求,我的体会是,一要发展,二要创新,三要奋斗。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江苏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在世纪之交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试想一想,如果教育不是这样发展,还是像几年之前一样五个考生取一个,十个青年只有一个人能接受高等教育,人民群众能满意吗?教育不能大发展,老百姓将从根本上不满意。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本质之意就是为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更好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把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建设教育强省的先导,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活力,为全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三是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把这次会议的精神,把省委、省政府《决定》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省人民关心和支持教育。我们要大力宣传江苏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改革思路和重大部署,加强教育系统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办好教育,一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是伟大的崇高的公益事业,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发展,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下阶段,教育要继续发展,我们真心实意地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教育更大的理解、更大的关心、更大的支持。
  我们深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江苏的教育一定能够为江苏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