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讲话稿
发布时间:2006-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加强学校管理  共建和谐校园

——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委员 陈至立

20061120

同志们,校长们:

   今天,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学校安全工作为中心,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向不辞辛苦、默默奉献、踏实工作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校长、老师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河北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凉山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山西省交城县大陵庄小学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宝贵经验。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的负责同志就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工作做了很好地部署。大家都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把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目前,我国城乡有45万多所中小学校、9万个左右农村教学点,有12万多所幼儿园,有2亿1千万中小学生和2200万在园儿童。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直接关系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件大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重视加强中小学治安保卫和预防犯罪工作,维护好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各级政府把中小学安全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广大中小学校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育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小学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校园内外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学生斗殴伤害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校外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进入校园作案,以及极个别教师伤害学生的严重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教训深刻。这些事故和案件的发生,一方面表明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较多,一些不法分子把犯罪的矛头指向防范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些地方和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松懈麻痹的情况。刚才周济同志说了,就在我们召开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的前夕,1118日晚,又发生一起楼梯口拥堵踩踏造成学生严重伤亡的惨痛事故,死亡学生达6人,受伤学生达39人。

应该看到,校园安全关系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关系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关系和谐校园建设。我们一定要从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强化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中小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二、明确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当前,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的总体目标任务,就是努力把每一所中小学校建设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切实保障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刚才,109位校长向全国发出的“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的倡议。倡议书提出: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格管理、消除隐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教、文明兴校,知荣明耻、共铸和谐”。这五句话四十个字,充分表达了广大师生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全国中小学校要行动起来,因地、因校制宜,扎实开展创建活动,使每一所校园都成为和谐校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为师生安全筑起坚实的防线。学校多一份管理,学生就多一份安全,社会就多一份和谐。校园安全工作应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也就是校长负责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制订目标管理细则,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通过内部人员调配,切实增强学校安全工作力量,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认真组织检查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

目前,一些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偏低,安全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农村寄宿制学校要严格实行夜间值班和巡查制度,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和管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根据寄宿生大量增加的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安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我国广大教师尽心尽责,辛勤耕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社会上普遍的尊敬。但也有的地方在校长、教师的选拔、聘用和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所以要坚持从严治教,严格校长选派和教师准入制度,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爱护学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及时化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各种矛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广大中小学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校园正气,使校园充满文明、祥和、友爱的氛围。要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和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重要教育内容,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特别关爱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农民工子女以及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促使所有学生同在蓝天上,共同成长进步。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把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落到实处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校管理的责任。当前,要把共建和谐校园活动作为加强对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国家将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学校宿舍、食堂、厕所等涉及学生生活、校园安全方面的条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正在积极准备工程前期工作。中央财政在已经建立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基础上,又启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在传染病高发、水污染严重的地区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工作。农村中小学硬件条件、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为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加强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之中。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由教育、公安、卫生、安全监管、发展规划、检察、财政、建设、交通、文化、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依法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要认真排查辖区内中小学校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学校安全的薄弱环节,迅速行动,拉网排查,消除隐患,对一些薄弱环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饮用水、厕所等设施和条件,有一些地方就是因为这些条件不够和管理不善,引起了严重的事故。三要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各地要组织专门的力量,建立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制度,通过明查暗访,检查校园工作的情况,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导致本地区、本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恶性案件的,要坚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责任。

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义务教育法》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故处置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要突出抓好对校长和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提高校长和广大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防止校外犯罪分子侵入校园、伤害学生。同时,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校长或教师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心理问题。对极少数的害群之马,要坚决清除出教育系统。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

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维护校园治安的工作力度。一要加强警校共建,建立学校和所在地派出所之间密切联系的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警察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提高校园防范能力。二要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迅速查处各类伤害学生的恶性案件,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三要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对校车以及学生乘坐较多的公共车辆及司机,要严把准入关,加强考核,定期检查,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卫生部门要将学校卫生纳入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并作为重点领域,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一要切实加强对校园公共卫生条件、食品安全卫生的检疫检验,配合工商部门依法取缔校园周边卫生条件不合格的各类饮食场所特别是游动摊点。二要重视做好学校师生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必要的健康检查、卫生消毒、预防接种、传染病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三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卫生工作的指导,把农村学校师生的医疗保健优先纳入当地的医疗卫生保障系统。此外,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的整治,严禁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还要大力取缔黑网吧,要整治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使学校和学生有一个文明、健康的成长环境。

同志们,确保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为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教育部部长周济: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

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教育部部长  周济

20061120 

尊敬的至立国务委员,同志们: 

在全党全社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国务院在这里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强化中小学管理,创建和谐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工作进行部署,陈至立国务委员将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国广大师生对各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中小学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小学安全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教育部最近印发了日前已经印发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的文件,全国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至立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学校管理,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希望大家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实行严格的校长负责制和各种岗位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健全机构,落实人员,负责并监督学校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的思想水平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抓学校安全关键是要靠校长。每位校长都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建设,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制订目标管理细则,强化内部管理,堵塞安全漏洞,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并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要高度重视校长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长的管理,切实做好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等工作。对经考核不胜任的校长职务要及时进行调整,因失职、渎职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进行处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学校在日常管理当中易发、多发的拥挤、踩踏等伤亡者事故,教育部曾三令五申,但是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安全意识仍然淡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就在前天晚上,江西省一所农村初中又发生了一起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名学生死亡。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故,我们大家都特别痛心。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陈至立国务委员作出批示,要求尽全体抢救,并做好善后工作,严防这类事故再次发生。

这次惨痛事故的发生,说到底还是管理问题,教训十分深刻,说明学校安全还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隐患,教育部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再次下发紧急通报,重申了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各项具体要求。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在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排查,要逐一对中小学校楼道、楼梯间设施设备进行专门的检查,逐一对教学楼、食堂、宿舍、厕所等易发生事故的进行重点排查,逐一对学校的制度、安全预案以及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排查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重大食物中毒、学生之间打架斗殴致人伤亡、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伤害学生以及各类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近期要认真排查一次辖区内中小学校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学校安全的薄弱环节,迅速行动,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选拔、聘用的职责,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入口关”。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要把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各地近期要对本地中小学校长、教师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开展一次认真检查。对不符合岗位任职条件,尤其是丧失职业道德的,必须坚决调整出校长、教师队伍。

三、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切实提高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要把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时保证,要定期开展自救自护的实际演练,使师生员工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健康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健康成为师生自觉行动。特别要结合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在开学初、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前专门对学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各地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人文环境建设。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结合学校实际,经常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遵纪守法、团结向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创造性,加强与学生、家长、社区的联系,扎实、有序地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大力宣传推广在创新活动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学校典型经验,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要有更高的追求和标准,争取更上一层楼,同时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主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校共同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校园充满爱,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一个平安的校园、健康的校园、文明的校园,建成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卫生部副部长  蒋作

20061120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不断加大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二是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三是深入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卫生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占全国学校绝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还比较差,一些学校的食品和饮水安全令人担忧,食物中毒和饮用水导致的疾病时有发生;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卫生保健人员,同时现有卫生保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传染病、寄生虫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能力比较薄弱甚至还存在防控的盲区、盲点,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学校。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并且,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不仅对青少年产生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造成危害。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学校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卫生部高强部长、王陇德副部长和其它部领导对中小学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紧。我们各级卫生部门的同志要深刻认识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配合教育部门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特别是中小学卫生工作。

第一,要切实加强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学校有关人员卫生防病知识的培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门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为学校提供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乡镇卫生院或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机构,要安排人员经常深入本乡(镇)农村中小学校,为学校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级教育部门,认真组织指导辖区内学校开展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认真承担辖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指导和检查工作,与学校一道共同落实好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卫生部、教育部将在2007年春季开学后,联合对部分省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级各类学校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疫苗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等工作情况。

第三,要继续强化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各级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学校食堂、小卖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工作,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促进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时发现和消除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隐患,并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切实保障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

第四,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全面加强对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级预防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谢谢大家!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同志宣读倡议书

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

­——致全国中小学校长的倡议书

实施素质教育,共建和谐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我们中小学校长的神圣使命。为此,我们向全国中小学校长提出五点倡议: 

一、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好每一位学生为出发点,我们要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做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让广大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严格管理,消除隐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重于泰山。我们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安全防范与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坚持从严管理、狠抓落实,防患于未然。

    三、依靠各界,搞好共建。我们要密切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学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合力营造安全、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依法治教,文明兴校。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办学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腐败行为对校园的侵蚀,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我们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形成勤奋读书、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校园文明新风。

五、知荣明耻,共铸和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办和谐教育,创和谐文化。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尊、互助、互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把学校建成师生愉快工作学习的乐园。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全国中小学校长们,我们肩负着亿万家长的嘱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和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共创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百名中小学校长

20061120

 倡议书签名校长名单

 

1.            北京市景山学校校长                 范禄燕

2.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                 刘长明

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4.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袁爱俊

5.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第一小学校长          王桂华

6.            北京市汇文中学校长                 李仲秋

7.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校长                邰亚臣

8.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小学校长             苏国华

9.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                吴 

10.       天津市实验小学校长                 邹绍宁

11.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校长             吴晓红

12.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                 康岫岩

13.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长                 曲丽敏

14.       天津市第43中学校长                 邢维静

15.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             田运隆

16.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校长            夏 强

17.       河北省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校长            王变芳

18.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杨素珍

19.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校长              张英华

20.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大陵庄小学校长          李 斌

2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            乔守玮

22.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 兵

2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校长            郭小明

24.       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                 刘玉华

25.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校长            苏文捷

26.       辽宁省大连市第79中学校长               戚小娜

27.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孙鹤娟

28.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宋 戈

29.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姚国华

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长            孔玉范

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

3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69中学校长             王顶在

33.       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                 唐盛昌

34.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志刚

35.       上海市崇明县试验小学校长              洪德扬

36.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校长               汪绍荣

37.       上海市南汇区大团高级中学校长            宋明伯

38.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              丁 强

39.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洲中学校长            张炳华

40.       江苏省南京溧水县白马中心小学校长          孟凡明

41.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叶翠微

42.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校长              陈萍萍

43.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校长             胡 君

44.       安徽省蚌埠二中校长                 李新义

45.       安徽省安庆四中校长                 孙 英

46.       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校长              苏小宁

47.       福建省福州一中校长                 李 迅

48.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校长              陈照星

49.       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校长              尤颖超

50.       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校长               吴 勤

51.       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校长              谢阳红

52.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小学校长             高尚元

53.       山东省青岛二中校长                 孙先亮

54.       山东潍坊十中校长                  崔秀梅

55.       山东师大附属小学校长                苗禾鸣

56.       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                 孙广杰

57.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张时今

58.       河南省新郑市实验中学校长              王文斌

59.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            张 真

60.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第一中学校长           范忠强

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小学校长              李 强

62.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              赵雅茜

63.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              刘维朝

64.       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小学校长              伍 英

65.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                  郑炽钦

66.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罗峻峰

67.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校长             严子良

6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长            魏小德

69.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十八中学校长      廖雪松

7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校长      蒋 平

71.       海南省万宁市第二中学校长              陈 晗

72.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校长              谢晋锯

73.       海南省海口市二十五小学校长             张 莹

74.       西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                李 平

75.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                 丁继泉

76.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长                康 玲

77.       重庆市五十七中校长                 蒋 莉

78.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小学校长              夏小奇

79.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廖文胜

8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龙江路小学校长          李 海

81.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校长            张 军

82.       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校长               王明宪

83.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陈建华

84.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徐 谦

85.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周 云

86.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沈紫金

87.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校长              童吉仁

88.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小学校长              张坤香

89.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校长               史 平

9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八初级中学校长          王浩波

91.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小学校长            刘群英

92.       陕西省西安中学校长                 王兰君

93.       陕西省西安市青年路小学校长             胡美霞

94.       陕西省西安市第30中学校长              张洪斌

95.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校长               冯永宁

96.       甘肃省兰州市铁路第四中学校长            张 俊

97.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校长               杨 桦

98.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校长              陈庆中

99.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中学校长              马国庆

100. 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校长             逯克燕

101.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校长              孙武平

102.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贾占江

103. 宁夏银川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校长           蒋小安

104. 新疆实验中学校长            米吉提·买买提

105.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校长              唐丽红

106. 新疆乌鲁木齐第43小学校长              卢雪娇

10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校长           杨学东

10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校长        邱成国

10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炮台小学校长    马新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