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基[2007]1号
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江苏省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更加合理地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目的课时,在前期实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厅决定对《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做适当调整。现将修订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指导各学校从今年春季开始执行。
二00七年二月七日
附件:
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修 订)
周课时 科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学科总 课时数 占总课 时比例 品德类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626 6.6% 2 2 2 2 2 2 2 2 2 历 史 2 2 2 206 3.6% 地 理 2 2 140 科 学 2 2 2 2 280 8.3% 生 物 3 2 175 物 理 3 3 204 化 学 4 132 语 文 8 8 7 7 6 6 5 5 5 1985 20.9% 数 学 5 5 4 4 5 5 5 5 5 1495 15.7% 外 语 3 3 3 3 4 4 4 832 8.7% 体育与健康 4 4 3 3 3 3 3 3 3 1029 10.8% 音 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11.0% 美 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3 3 3 3 3 2 2 641 6.7% 地方和学校 安排的课程 3 3 2 2 2 2 3 2 2 731 7.7% 周课时数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9522 学 年 总 课 时 数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说明:
1. 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学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 初中开设“科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学校,使用“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自行调整。
3.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1—6年级为“体育”,7—9年级为“体育与健康”,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1—6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4. 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
5. 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
6.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7. 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