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为认真做好我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搞好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奔牛实验小学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明
副组长:刘军英、杨文荣
组员:张冠华、王建新、陈鸿、丁伟斌、王兴、徐建荣、杨润人、潘敏、王松大、高伟明、王逸华、林慧菊、王芳、鲍昱、薛娟、周浩云、史云芳、张淡芳
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高度重视人感染甲型H1N1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完善领导小组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上级卫生疾控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电视台等平台发送《告家长书》、《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习和工作秩序稳定。
(二)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一是对学校工会小店、食堂进行严格管理,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制度,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二是要积极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三)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立即报告医务室并就医,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7、利用学校网站、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人感染甲型H1N1预防知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8、开一次主题班队会,办一期专刊。
(四)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五)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按照区教育局、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专项检查,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整改,确保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六)落实好晨检、午检及报告制度。
(七)紧急疫情应急处理
1、当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包括疑似疫情)时,立即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返校。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奔牛实验小学
2009年9月5日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明
副组长:刘军英、杨文荣
组员:张冠华、王建新、陈鸿、丁伟斌、王兴、徐建荣、杨润人、潘敏、王松大、高伟明、王逸华、林慧菊、王芳、鲍昱、薛娟、周浩云、史云芳、张淡芳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2009.9.5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制度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本地区、本学校的传播和流行,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当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我校疫情报告人需立即向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武进中医院防保科、武进疾控中心报告。
二、我校疫情报告人: 王逸华,电话:13775221116
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王为民,电话:13901509865
当地医院防保科: 贺俊,电话:13584337633
武进疾控中心: 周义红,电话:13151280372/89856901
三、要求:各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沟通,手机要24小时开通,确保信息畅通!
奔牛实验小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9月5日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
甲型H1N1流感是由近期出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为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师生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内发生传播。开展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教职工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等制度;强化报告意识,完善防控、停课的应急预案。
二、成立奔牛实验小学小学甲型H1N1流感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明
副组长:刘军英、杨文荣
组员:张冠华、王建新、陈鸿、丁伟斌、王兴、徐建荣、杨润人、潘敏、王松大、高伟明、王逸华、林慧菊、王芳、鲍昱、薛娟、周浩云、史云芳、张淡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文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电话:83126921
三、全体行政人员和教师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要坚持实行晨检制度。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级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学生体温情况;每天保证教室的通风时间;加强对教室、餐厅等校内场所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学生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校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建立缺课登记制度,生病学生跟踪制度,班主任要及时落实学生缺课的原因,并对生病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结束返校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逐一进行晨检。
2、要早报告。一是要每天按规定时间和次数向学校报告情况;二是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3、要早隔离。一是对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并通过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当一个班级出现一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整个班级应该停课。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证明并经学校教师检查确认后方能返校学习。
4、要早治疗。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要早处理。要配合区、镇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医疗部门,做好疫情检测和发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关部门对疑似患者或患者住所及所到场所进行科学消毒处理。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重点实施对体温38℃、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测,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
1.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处室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四)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七)在疫情加重时,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应暂缓进行;并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六、全体教职工必须把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生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200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