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教务处

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镇中心小学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继续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为根本,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为目标,紧紧抓住制定新一轮学科发展规划的契机,加强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管理工作,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学校的教学优势,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努力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更趋于规范、科学,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再登新的台阶。

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1、组织好课改年级及其他教师的教材教法培训。通过培训,形成共识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

2、通过课堂教学观摩、集体备课、学术沙龙、论文攥写与交流等活动形式,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与反思教学,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能力。

3、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调查工作,在活动过程中及时了解分析课改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作出对策与调整。

4、不断丰富和扩充学科资源库,逐步完善教学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群体研究优势,扩展教师教学视野,打造有智慧的教师群体。

二、落实常规,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工程。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学科教学要求,使每位学科教师明确本学科教学要求,使之有利于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尽快成长,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科学、规范

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促进学生的、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每月考核检查制度。具体工作有:

⑴抓好五认真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村小以校为单位),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本学期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学校仍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将先后组织三次进行各学科的备课检查。

②抓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领导将坚持听课,方法一是跟踪听课,二是推门听课。通过走进课堂了解教师备课情况,了解教情和学情等情况,分析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找准解决课堂教学效率底的有力措施,争取在本学期人人的课堂教学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③抓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要求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学生作业的布置要求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⑵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常规训练与检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低年级起,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学习习惯等因素而掉队。

三、注重研究,促进学校课程的整体水平提高。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培养能力,提高质量的目标。

3、改革校本教研。本学期,教务处仍将与教科室联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真正从研究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性;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提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新想象的机会,培养学生赋予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四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要努力做到四个寻求:一是寻求适合学生心理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二是寻求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方法;三是寻求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和研究;四是寻求智育和德育协同教育的新路子,从而由学会知识提升到学会学习。

4继续围绕不同年段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研究专题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本学期,教研室提供的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语文学科:低年级  重视写字教学的研究

中年级  重视阅读教学的研究

高年级  重视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数学学科:如何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

英语学科:建设校园英语环境,丰富英语兴趣活动

科学学科:科学探究中学生观察记录的线装及运用策略的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学科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各学科教研组长紧紧围绕以上专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从活动中总结反思,形成案例,作为参加各学科年会的实践素材,参加活动。

5、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具体举措有加强教研组工作的指导,积极参与各教研组活动,让平时的教学研讨正常化,努力做到务实有效,并建立相应考核制度。

四、精心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师生专业发展。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教师战士才华的舞台与机会。本学期,学校参与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师活动有:

①区语文教师阅读评优课;

②区英语教师书写教案比赛;

③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④区数学青年教师评优活动

⑤实验小学教学专题教研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素养,本学期拟将开展的学生学科活动有:

①区英语朗读、歌咏、书画创作等比赛;

②各班结合队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比赛,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学校将举行相关比赛。

③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语文书写、语言积累等工作,教导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书写比赛,并将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区比赛。

五、加强交流,促进学校

1、继续做好卜湟教学协作片的工作。积极与全片学校联合,共同探讨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抓好与卜弋中心校的校际交流工作。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开展两校之间新一轮的交流工作,继续在教学管理、教学研讨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3、继续与省奔中联合,聘请外籍教师为我们学校学生授课,与我校英语教师开展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水平。

4、继续关注少年艺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上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强管理与辅导,争取更大的教学效益。

新的学期,新的课程,新的理念,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坚信,有全校教师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我们一定会开创教学新境界,结出新硕果,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20069

 

附件1:奔牛实验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行事历

九月份:

制订学校教学计划

制订各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材培训

区语文教学评优课

校级教研活动

十月份:

区实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活动

区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校级教研活动

镇英语教研活动(五兴)

镇语文教研活动(东桥)

十一月份:

校级教研活动

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校际交流活动

镇数学教研活动(何家)

十二月份:

校级教研活动

一、二年级学生口算比赛,

三至六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竞赛

学生写字比赛

一月份:

学期期末考试

参加各学科年会

 

 

 

附件2:奔牛实验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名单

一年级   年级组长  林慧菊  备课组长  林慧菊(语文)   芳(数学)

二年级   年级组长  陈东勤  备课组长  陈东勤(语文)   莉(数学)

三年级   年级组长  周素萍  备课组长  周素萍(语文) 朱美玉(数学)

四年级   年级组长  曹伟芳  备课组长  曹伟芳(语文) 郑小玲(数学)

五年级   年级组长  钟桂芳  备课组长  钟桂芳(语文) 谢菊梅(数学)

六年级   年级组长  范丽萍  备课组长  范丽萍(语文)   群(数学)

教研组长   低年级   语文  林慧菊            

中年级   语文  曹伟芳           朱美玉

高年级   语文  钟桂芳           谢菊梅

           顾华娟           张静芳

           周国琴           张伟强

           潘志平       信息技术  

品德与社会     张红菊

                             

附件3:奔牛实验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学科

上课人

周次

学科

上课人

第五周

语文

 

第九周

语文

 

王海芳

 

数学

 

数学

 

谢丽娟

吉梨炎

英语

祁洁萍

英语

李延霞

美术

 

音乐

邵伟强

第十三周

语文

潘晓萍

第十八周

品德/社会

李海英

周红鹰

科学

张伟强

数学

靳华庆

美术

 

 

品德/生活

姜彩美

英语

 

体育

祁燕锋

英语

 

音乐

潘丽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