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体育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2008-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奔牛实验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依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我校是省级体育传统(篮球)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体育教学常规作以下规定:

一、备课

1、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备课按照区教育局下发的体育备课本进行备课。内容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学期备课,即学期工作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整个学期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学期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措施,所需器材。

单元备课,即单元教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每阶段所学的技能及名称,教学目的和要求,重难点,课时划分及器械和教学方法。

课时备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难点,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械,练习效果等。

    2、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器械、备场地、备安全、备电教。

3、加强课时备课,根据课标要求,着重备“三基”,以及必修和选修项目。不断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

4、加强教研讨论,经常进行教研活动。每次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时间、有地点、有记录。

二、上课

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的内容在课前准备好场地和器材,穿运动服上课。

1、课堂常规(开始部分),包括集合整队、报数、队列队形、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和安全教育。

2、准备活动(准备部分):包括专项辅助练习、慢跑、徒手操(广播操、韵律操)、器械操等。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适当安排的专项练习和辅助活动。

3、教学过程:(基本部分)包括复习、新授、练习

1)复习:教师根据所学动作技术的学习进度,组织安排技术、技能的巩固练习,旧知识和新授要自然衔接,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

2)新授:教师要组织调动好示范队形,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完整的动作示范,要改变示范方向,让学生看到不同方向的示范。教师的示范要规范、到位。教师要讲解、示范保护帮助的方法,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3)练习:教师根据课的内容特点,组织好练习小组、练习队形,安排好保护与帮助,要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并进行纠正,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4、结束部分:包括放松、小结、练习布置和还放器械

教师要根据课的特点安排好身体放松活动,对整堂课作出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好的方面,指出学生差的地方,并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布置课后练习。最后安排好器械的还放。

三、布置课后练习

从时间上看,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课堂练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布置,使学生能当堂完成,课外练习要适量,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兴趣。教师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同时,对学生的辅导要跟上。

四、体育活动

1、早操(课间操):体育教师要提前就位组织好学生的锻炼,以广播操为主,并辅以自编体操及其他团体操活动。早操,老师要有设计、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体育组一名体育老师为主,其他老师协助。生活老师、班主任要跟操。学部每学期进行一次广播操比赛。

2、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体育老师要有指导,并组织生活老师进行培训。对专业性强的活动,体育老师要进行连续性的培训指导,以保证活动项目的正常进行。趣味活动,有体育老师提供参考内容,生活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自选和补充。

3、运动会

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学生运动会,全员参加。积极参加区运动会,争取最好名次。

4、竞赛项目: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体育老师针对自己的优势选择1-2个项目,体育老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优势项目,让体育竞赛成为学生的喜爱。

五、检查评价

1、评价分为随堂评价,单元评价和期中、期末评价。

2、重视随堂评价,随堂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适当加入竞赛形式,实现"堂堂清"

3、单元评价及期中、期末评价,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目的,全面综合的对学生进行考核,最终给与终结性评语,以鼓励学生,提高学生锻炼身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