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语文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2008-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奔牛实验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一、备课

1、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动态。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制订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对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分析,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重要的教学活动及语文课外活动等内容。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编排特点。在通读全册教材、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计出有利于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

4、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

5、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提倡使用电子备课,但严禁抄袭行为。教案呈现在学校学科网站,但上课必须带有纸质的教案。上课结束后,必须写上教后感或教学反思。

二、上课

1、严格执行小学课程计划,按课表上好写字课、阅读课、习作课,不随意改变教学内容;准时上下课,课前准备充分,要求学生在课前把课本、作业本、笔记本、字(词)典、文具盒等整齐地放在桌子上;听到铃声应及时进教室;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室;准时下课,不得拖堂;言行规范。

2、教学目标应全面、准确。体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符合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教学容量恰当,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4、对三年级以上学生要布置预习,并教给他们预习方法,培养其预习的习惯。

5、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法,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演示)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要精炼、正确。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议,肯定优点、鼓励创见、纠正错误。要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节奏。

6、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讨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学得生动活泼。要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学会到会学的教学过程。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读写结合,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教师衣着整洁,上课必须说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教态自然、亲切。板书要简明工整,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8、从实际出发,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三、作业

1、要紧扣课标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作业题要有典型性、针对性、思考性,突出语文实践性,要安排一定的口语训练,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还可以安排一些动口动手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观察等。重视实践与创新,突出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避免琐碎机械的练习。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2、作业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融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分量和难度适中,既有面向全体的必做题、又有因材施教的选做题,既有课堂练习,又有课外练习。课堂练习有时间保证,课外练习量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控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在半小时之内。

3、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弥补缺漏。对作业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讲评,并分析原因,以便调整今后的教学。

4、要注意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作业应要求统一的格式。作业批改要有评分或评语及批改日期。

四、课外辅导与语文实践

l、辅导学生要热心、耐心,做到因材施教,提优补差。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使优等学生充分发挥潜力。但注意不加重学生负担。

2、组织语文课外活动要有计划,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形式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五、评价与测试

1、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考查范围,改进考查的内容和形式。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查。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安排好期末的成绩考查,更要注意对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学习语文的态度、阅读量、朗读、背诵、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都应作为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依据。

2、笔试(闭卷)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评价要多给学生展示的平台,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测试的时间和空间要开放。

4、口试重语言记诵积累和口语交际水平的考查。

5、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经常考查学生作业、说话、读书、习作、综合性学习的情况。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6、认真做好阅卷和成绩登记工作。每次考试后,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7、认真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等级,可以设定“优、良、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

六、教学研究

1、教学后提倡写教学反思。客观总结教学得失,分析原因,并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诊治措施;或结合教学实例,阐述自己的教学见解。教学反思可写在教案之后,也可以写在专门的本子上。

2、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自觉阅读有关教育杂志,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材教法,每位教师要有一个研究专题,并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