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奔牛实验小学美术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2008-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奔牛实验小学美术教学常规

一、课前常规:

1、美术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

2、深入钻研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领会编者的意图,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

3、全面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等,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二、课堂常规:

1、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具、学具,必须准时进教室。

 2、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美术是视觉艺术,直观化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3、正确使用教材,教科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并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要做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

4、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展示的平台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美术课堂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和发展。

5、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6、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影响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行为文明、语言健康、表达准确生动、板书工整有条理、板画线条简洁流畅,媒体使用、演示规范、科学,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7、充分利用美术室的教学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器材的使用效率,学生优秀作业及作品要及时保存,并及时用美术室专用数码相机翻拍成数字图片,以方便保存与检查。

三、课后常规:

课后美术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美术用具的归位,剩余材料的处理,整好桌椅,并提醒学生准备下次需要的美术材料、用具等,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

1、美术教师通过组织各种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传承优秀的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艺术生活。

2、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以发展学生特长。兴趣小组的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杜绝随意、无计划的活动

五、学生学习评价

     1、学生发展评价范畴含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发挥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单元练习、实践操作、评价学生,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