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共享]教师外出学习情况交流
发布时间:2008-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pzp

  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六次研讨会

暨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子课题实验区(校)研讨会

 

     

2008920

开幕式

 

2008920上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六次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方欢乐城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主办,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江苏省天一中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0多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以校本开发为研讨主题,旨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上午八点三十分,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孟晓东副局长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到会嘉宾,他们分别是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的李坤崇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沈旎老师、肖成全老师、冯京广老师;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夏俊生会长;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张映雪副区长;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徐敏南主任;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丁伯荣局长;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周勇主任;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孟晓东副局长等。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提出了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如如何进行校本开发、教师如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进一步清晰化、体系化等问题。最后他希望本次大会中代表们能广交朋友、多谈问题、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专家报告(一)

 

报告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和展望

报告人:李坤崇教授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研修小组召集人;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科研修小组召集人;

高职综合实践活动科研修小组召集人。

 

内容纪要:

李坤崇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台湾中小学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他首先通过对大陆、日本和台湾综合活动课程目标及内容领域的比较研究,指出了三地在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共同特色和面临的共同危机。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台湾中小学课程的架构,比较了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与学科学习领域的异同,回顾了台湾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的修订历程,分析了修订的原因和修订的特色。

台湾的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突出了它的基本理念是:综合活动旨在善用知识统整与协同教学,引导学习者透过体验、省思与实践的心智与行为运作活动,建构内化意义与涵养利他情怀,提升学习者自我发展、生活经营、社会参与、保护自我与环境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与大陆的课程改革理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李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台湾为保障综合活动的实施而颁布的配套实施要领:包括教材编选原则、教学原则、评量的原则与方式及师资安排原则等。

在介绍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李教授归纳总结了综合活动面临实际困境以及作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如何化危机为转机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望了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美好愿景,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与教学的方向。

 

 

专家报告(二)

 

报告主题: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念与实践

报告人:周勇(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区教育局副局长)

 

内容纪要:

周勇局长简要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锡山区的教育概况和锡山区课改工作的背景,再提出了锡山区的“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区域推进策略。在具体的做法上:强化校本提升的课程意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的地位;强化校本保障的课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实施;注重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确保课程体现地域特色与满足师生的共同需求;强化过程态势的关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从而形成独到的区域推进特色。锡山区的经验为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

 

 

 

专家报告(三)

 

报告主题: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报告人: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常常被我们混淆,一些学校和教师往往把学校自主开发的一些校本课程理解为综合实践活动。崔教授从类属范畴、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评价重点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辨析,并对校本课程的规划程序、如何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等介绍了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专家报告(四)

报告主题: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觉常态实施的三个策略

报告人: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

 

肖老师介绍了成都市武侯区在课程区域推进中遇到的三重障碍:即学校的教师不能全员全程地自觉地参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学校的校长干部没有具备自觉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素养;教育局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为,还停留于教学和行政领导阶段,没有深化到对课程领导上来。报告介绍了武侯区在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和教育管理者的课程管理力方面的有效措施,结合川大附小、科华小学、龙江路小学等中小学校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生动详实的介绍。

 

 

 

专家报告(五)

报告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报告人:冯京广(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

 

内容纪要:

冯京广老师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就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何从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本着节俭、灵活、多样、深度的原则开发课程资源进行了生动的阐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分类,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和开发的有效策略。冯老师将自己在课程开发方面的心得概括为“一个核心”和“五个目标关键词”,即“以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及其意义为核心”“ 五个目标关键词: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品质、社会责任感”。

 

 

 

2008921

(上 午)    场: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第一部分:参观学校

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创办于1905年,学校现占地80亩,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学校以“为未来奠基”为办学目标,以“真、善、美”为校训,以“敬业、精业、踏实、创新”为学校精神,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1998年通过锡山市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验收,2001年通过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验收,2004年通过锡山区现代化规范小学验收,2006年又成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一路走来,该校始终坚持一个信念:给没有个孩子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体验和成长。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观摩

第一场

执教人:华亚萍

课程内容:《京剧脸谱》

主要过程:

一、课堂导入,让同学们就收集的关于京剧脸谱的资料,进行课堂交流。(10分钟)

二、教师总结,提出如何设计脸谱。(3分钟)

三、让同学们动手用麦秆制作自己喜爱的脸谱。(20分钟)

四、学生制作成果展示(7分钟)

五、谈一谈感想,活动延伸。(5分钟)

 

第二场

执教人:陆佳玲

课程内容:《我看学校发展》

主要过程:

一、教师导入。(3分钟)

二、学生代表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学校的历史与现实。(10分钟)

三、学生单独发言:展示其所在小组的具体研究成果。(12分钟)

四、总结研究成果,归纳研究方法。(8分钟)

五、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点评与赞赏。(7分钟)

六、教师鼓励学生规划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问题。(5分钟)

我们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教学工具有那些变化?

茶文化对我校的发展有那些积极影响?

 

第三部分:说课

《京剧脸谱的设计与思考》

华亚萍老师结合本校特色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安排、活动成果展示等方面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设计过程与思路,并解说了活动中的相关问题及指导后的感想。

 

《我看学校发展的设计与实施》

陆佳玲老师从选题由来、主题活动的整体设计、活动的评价、活动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了解说。她指出,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参观,不仅仅对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感情,还使学生掌握了许多信息搜集的方法,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另外,活动后,教师对学生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给予的多元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继续进行研究的热情,基本实现了本次主题活动的目标。

 

第四部分:专题报告

八士实验小学的过亚萍校长作了题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报告中,过校长总结了八士实验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果,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规范管理,确保课程实施;第二,整合资源,多元开发课程;第三,研究课型,探索操作模式;第四,有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八士实验小学是在利用自身地方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社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茶文化研究、斗山生研究、花卉研究、麦秆画制作、蚯蚓再生能力研究、放风筝、大树移植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第五部分:专家点评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研室主任高启山充分肯定了八士实验小学结合自身特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称赞八士实验小学以学校文化为中心、利用本校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做法是非常独特的。他指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过程要“重”在那里是一个值得去深入思考的问题。他就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对细节问题进行关注。例如,在京剧脸谱课中,讲到白色脸谱代表狡诈,但传统意义上白色却代表纯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像这种细节问题,还有继续研究、挖掘的空间。

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资源的二度开发。例如,在制作麦秆画的时候,要先将麦秆用清水煮一遍,这样麦秆就不会腐坏,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与学科的整合。他提出,这种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整合,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这种整合的意义在于要让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促进学科的发展。

 

(下 午)分会场:天一中学第一会议室

第一部分:说课与经验交流

1、李斌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课程建设培育》

2、黄成凤 成都市武候实验小学在游戏化活动中增长智慧》

3、刘昱瑛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回族学校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周峰 重庆市江北区建北小学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 打造学校育人特色》

5、陈春花  湖北省红安县城南小学  《探访倒水河》

6、刘璇   《中草药对于西药的比较优势的实践与探索》

7、张文静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第二部分:问题与交流

问题一: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冯京广老师:可以从观察的过程、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机敏度和心理品质几个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对周围世界非常敏感,可以随时从生活中捕捉问题,而且有问题之后积极地进行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至于如何培养,这么多年开发了观察课,实施是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过程。

从观察的顺序来说,结合自然进行观察。如种豆芽,可以按时间和生长的顺序进行观察。连续观察三十天,每天是个什么样子。结合同时性顺序观察。如做物理实验冰融化。

从观察的技巧来说,学生一开始的观察,是随意性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步骤的、使用工具的认知活动。如果没有目的,没有步骤的话,观察报告就很肤浅,那就不是观察,而是观看。

把观看变成认知层面的观察,需要老师的引导。从兴趣开始,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就是一个人思维的起点。一个人要一辈子观察,要察颜观色。观察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观察就是最基础的研究。学生对什么有兴趣就让他观察。观察要有要求,鸡平时的生活习性要观察出来等等,确定目标,认准目标,追踪观察。

 

问题二: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如何操作的?

冯京广老师:就是上课,在课堂上讲方法。如何去观察社会现象、自然问题和生活问题。

 

问题三:怎么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冯京广老师:基于每次观察以后,让他分析问题。所谓分析问题就是把问题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再逐个进行解决,以及这几个问题的关系。

关键是把问题从哪几个方面去分。可以从问题的关系上分,从层次上分,根据目标的不同,根据问题的不同,分问题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分,还要合。把若干问题合起来考虑,就是综合。

 

问题四:遇到上级要求与问题探究相冲突怎么办?

冯京广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问题,是学生研究的主题,如果把学生放开了,学生的问题不一样,不可能齐头并进。但又不能不讲进度,所以每阶段多考虑两周的时间,让后面的赶,让前面的反思。

 

2008921

报告(一)

郭元祥教授: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有效达成

报告(二)

沈旎老师:找条可以走的路(点击链接,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大会总结

  922上午,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作了大会总结。他说,本次大会在锡山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参会的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学校代表共计938人,是历次年会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会务组从国际、理论研究部门、教研部门和基地校分别了邀请了多名专家,作了七场大会报告,观摩了五所学校,在五个分会场进行了大会交流。

锡山区教研室、教育局和学校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示的课例是亮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对广大代表而言,本次会议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它传送信息,鼓舞土气,把学校改革向前推动了一步,让综合实更有生命力和发展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