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5-0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bnpm

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中心小学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学校主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促进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倡导教师教科研状态个性化,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发展。

一、理论学习与交流蔚然成风

本学期,广大老师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和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适应课改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注意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提升专业研究、专业引领的水平,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课题组中心成员学习时,大家既学习又研讨,边研讨边反思,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必须求真、求实,反思要贯穿课题研究的每个阶段,既要有问题的反思,更要有成功的反思。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中,大家就教育大环境、学校教育、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热点、难点展开了热烈讨论,每位成员都深感受益匪浅。

二、课题研究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积极做好区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按照武进区教研室的要求,我们把学校2004年立项的区级课题《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和校级课题《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统一报区教研室备案,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被推荐为常州市跟踪课题。

2、常州市青年教师招标课题成功结题

由林慧菊、谢菊梅老师负责的常州市青年教师招标课题《构建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施,于2004年9月成功结题。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为:本课题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清晰、工作扎实、研究方法得当,成果显著,通过研究不仅提高了大家的认识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学水平,还培养了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

3、课题研究课质量日渐提高

根据期初安排,本学期共有33位老师上了课题研究课。从总体情况来看,老师们都作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是课题研究意图的确定与填写,还是教案的设计与执行,都能体现出我校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与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语文课中流淌着智慧与哲理,数学课与生活紧密结合,英语课让学生身临语境,艺术课从多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无一不显示着我校师生的和谐与创造。

三、有力推进课程建设与实施

1、课堂教学即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以课题研究提升课改是我们的宗旨。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不仅体现在公开课、汇报课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到处可见,特别在本学期的实验小学复评中的课堂教学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2、综合实践活动又上台阶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认真制定好本学期的实施计划,各子课题组组长认真制定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每位成员认真制定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及时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一些关键的具体问题。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动态管理。(1)集体备课制:每次主题研究活动由课题组成员先初步商量一下,由一位教师负责制定活动方案,方案不在于详而在于是否能真正让学生展开研究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操作性。教师在活动中不一定要完全照着方案进行,因为活动是不断生成的,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甚至衍生出新的子课题;(2)每月学习制:每月我们以年级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内容选定方向,及时开展每月两次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活动,并及时做好学习记录。(3)课题研究课观摩制:本学期祁亚老师上了《健康从早餐开始》、陈东勤老师上了《指纹》等校级课题组观摩课,这些渗透了鲜明课题思想的研究课吸引了全体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大家在观摩前互相商量,在观摩后互相研讨,形成了浓郁的校本教研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地深入进行。(4)每学期案例评比制:期末请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选一份最好的案例参加学校案例评比,优秀案例送交上一级参加评比。在这种管理机制中,教师们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主动研究探索。课程开设以来,有多位老师撰写的案例在区、市比赛中获得了奖。如吴敏老师的《绿色产品考察记》、范丽萍老师的《水仙花的培植》等。

综合实践的评价强调多元化,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在我校,教师、学生、伙伴、校外指导员等都可作为评价者。我们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针对他们结论成果。只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我校对学生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档案袋评定制和星级表格评定,同时辅以协商研讨式评价和自我展示式评价,经班级推荐和综合评价,评出了顾伊宁等30名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 。

四、队伍与阵地建设成绩喜人

1、坚持开展镇教学案例、论文评比

  继续开展各类评比活动,鼓励先进,以点带面,我们的老师积极地学习、实践与反思,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案例与论文。按照计划,我们提前作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评委们进行客观公正的评选,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圆满完成了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和第十二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在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中,史云芳等6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顾华娟等8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在第十二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谢菊梅等18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周洪鹰等25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

2、认真编印好校刊《教苑求是》和《童声》  

本学期,《教苑求是》共出刊2期。我们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丰富了栏目内容,及时反映我校课改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提供可操作、可借鉴的内容,努力把它办成展示我校教改、教师风采的窗口。《童声》编辑了第(十)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的舞台,张扬个性的天地,让他们更加自信,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积极向外推荐文章。

我们积极组织了教师参加区级以上论文大赛,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出谋划策,提高教师个人及学校的知名度,努力培养一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富有才干的教科研队伍。在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中,解放英校长获一等奖,潘晓萍等两位老师获二等奖,谢燕等11位老师获三等奖。在省“蓝天杯”征文竞赛中,李苏珍老师获一等奖,祁亚等8位老师获二等奖,周素萍10等位老师获三等奖。在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中,王赛花等3位老师获优秀奖。在武进区论文评比中,刘军英等11位老师获一等奖,王飞等8位老师获二等奖,刘华娟等14位老师获三等奖。据不完全统计,本学年我校教师共有12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4、全面进行考核与评先评优

我们学校比较重视教育科研知识的指导与培训,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注意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组考核,继续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架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全面考核,《构建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组,高伟明等14位老师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5、重视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 

学校通过《武进日报》、《常州日报》、《江苏教育研究》、武进教育信息网等报刊杂志及时报道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成果,扩大我校在省、市、区内的影响。

五、继续发挥好基地示范与辐射作用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奔牛五兴小学以全面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现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学业不良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为区级课题。11月26日该校举行了奔牛镇课题研究现场会,来自中心校教科室和各完小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活动中,吉玉琪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自读、表演中感悟到了文中蕴含的道理。毛红花老师执教的《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应用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两堂课课题意识浓厚,从给后进生优先安排座位,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后进生,到同伴互助,每个环节都能从不同方面充分关注后进生,使后进生都有长足的发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各完小在会上交流了本校的课题实施情况,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谢红伟校长对五兴小学的阶段研究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结合新课程对全镇的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齐心协力,努力把奔牛镇的教科研工作搞得更实、更新。

活动始终在一种有序、认真、热烈的研讨氛围中进行。课题组成员真诚的交流与对话,实事求是的研讨与学习体现了对大家对教科研事业的孜孜追求。本次课题现场会真正成了课题交流、学习的重要舞台,成了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努力做到齐、全、精、美,进一步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常规,使之产生更大的实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