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中心小学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贯彻市、区教科研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方针,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研究理念,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内涵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一、加强对学校各级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我校的各级课题都应认真制定好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关注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贵在行动与落实,抓好常规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努力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区教研室将对课题进行分学科管理,对区级以上课题将不定时召开一次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交流、检查各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情况及问题。
1、校“十一五”主课题“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省教研第六期课题),本学期各学科子课题组要依据上学期子课题研究小结,确定好本学期研究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研究实施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按时上好课题研究课,注意会议记录本的及时上交和各种研究资料的积累。子课题中的三个区级课题,要在研究中调整课题设计,分析课题研究情况,做好交流、汇报的有关准备工作。另外,我们将挑选其它子课题申报上一级课题立项。本学期将分别召开有关子课题的课题交流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课题,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教师要围绕“奔牛乡土系列”方面展开活动设计的研究,在本学期活动设计中至少要有一次此方面的活动安排,期末上交活动设计并进行评比。另外,还将通过公开课观摩、活动经验交流等活动来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力求做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的一致性。
3、“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 课题,本学期课题组要继续按照课题方案,把课题活动逐步渗透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到日常行为习惯中,渗透到校园文化环境中,进一步充实课题的研究内容,注意积累研究活动的材料,使课题研究不断扩大其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4、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已经被立项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本学期将制定好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启动第一轮研究,认真实施课题计划。
5、区级优秀校长培养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管理行为的研究”,要不断修改课题设计,充实研究内容,正视教师培养、转化的有关现象,解决一些实在的问题,优化校长行为,从而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另一些方面要注意研究材料的积累,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6、我们还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小专题研究,制定好简单的方案报教科室备案,进行专题的实践研究。
二、积极推进教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
1、我校是常州教育科研基地学校(2006-2009),本学期要与上级联系责任人密切联系,对学校科研进行日常指导。进一步明确《常州市科研基地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基地学校的职责,认真做好相关活动的总结工作,按时填写好《常州市科研基地活动记载表》。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交流促辐射,充分发挥基地学校应有的作用,在教科工作管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方面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出亮点。
3、积极推进课题网络化管理工作。学校的两个市级课题建立专门网页,及时上传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课题简介”、“课题研究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中期研究报告”、“研究活动登记”、“其它研究成果”等。另外,课题网页将开辟“客户评论”专栏,鼓励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心得交流。
三、认真做好教科室的各项常规工作
1、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采取多元的学习方法,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学习与沙龙研讨学习相结合,通过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专业引领等学习途径不断满足自身需求,提高学习实效。
2、举行镇第16届教育教学论文暨专题总结评比,第25届案例分析、教育故事评比。使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体会,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分享经验与收获。
3、积极向上级部门或报刊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充分发挥教科室服务作用,交流、推广教师的教科研成果。10月份,参加区教育学会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参加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
4、编辑好校刊《教苑求是》第38、39期,把广大教师的一些好的论文、案例、教育故事向大家推荐,展示我镇学校、教师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成果。本学期将尤其注意推荐新教师的文章,关注新教师的成长。
5、编辑《童声》系列作文选,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增强自信,享受成功,关注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成长轨迹,展示实验小学学生作文成果。
6、校主课题各子课题组及课题组成员将进行学期评价考核,对照考核要求,评出优秀课题组。各位课题组成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在实践中做好个人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切实做好完小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1、东桥小学的区级立项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解疑的学习能力的研究”,要在研究目标的实施策略上有所突破,从理论、实践中,找到具体的方法。同时,积极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工作,为下学期的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2、南观小学的中心校级课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要在研究中不断调整研究思路,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丰富课题研究的材料,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3、五兴小学、何家小学、新市小学要积极进行新一轮课题设计,教科室将从中推荐一些课题,在十一月参加新的区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因此,学校课题负责人要充分重视,新的课题设计力求格式规范,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实在的研究价值。本学期在何家小学进行课题现场会,主要是新课题的开题活动。
五、配合校庆活动做好相关工作
百年校庆活动是本学年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教科室要积极做好有关工作,按时完成布置任务,服从大局,为本学期的校庆系列活动顺利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其他
完成有关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
教科室
2006-9
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参加省“师陶杯”论文评比
3、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管理”案例评比
4、主课题子课题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工作会议
5、完小课题组长会议
6、《教苑求是》38期出刊
十月
1、镇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故事评比
2、参加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市、区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
3、课题组研究课
4、开辟课题研究专题网页
5、完小完成课题设计,申报新一轮课题
十一月
1、“十一五”主课题中心组成员活动
2、课题组研究活动
3、镇课题现场会(何家小学)
4、专题研讨活动
5、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课
6、申报新一轮区级课题
十二月
1、镇第十六届教育教学论文暨学期专题总结评比
2、课题组研究活动
3、编辑《童声》系列习作选
4、《教苑求是》第39期出刊
一月
1、课题组及课题组成员考核
2、上交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究资料
3、撰写教科研工作总结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现行课题一览表 2006.9
课题名称 |
级别 |
组长 |
小组长 |
课题组成员 |
立项 时间 | |
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省级立项 |
林志明 谢红伟解放英 刘军英 潘 敏 郑小玲 |
陈东勤林慧菊 |
沈美萍 缪丽花 谢 青 金彩霞 王小丽 杨青亚 魏 芬 聂 霞 秦红霞 史云芳 吴 敏 张红菊 徐红梅 金亚玉 范丽萍 鲍 昱 |
2005、11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区级立项) |
周素萍周浩云 |
王海芳 李苏珍 曹伟芳 杜 娟 潘晓萍 |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钟桂芳谢秀娟 |
刘华娟 薛 娟 金雯慧 王 飞 姜彩美 祁 亚 周洪鹰 |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谢菊梅朱 敏 |
朱美玉 孙 娟 高伟明 陈 莉 谢丽娟 吉梨炎 靳华庆 |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区级立项) |
王晓东卢晶晶 |
王 芳 李海英 严 珂 王赛花 季亚珍 殷 霞 巢 群 |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区级立项) |
顾华娟吴红梅 |
杨 霞 吴 萍 祁洁萍 贺成燕 谢 燕 李延霞 王 艳 |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张静芳邵伟强 |
孙 俐 顾 澈 吴燕雅 潘丽琳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 |
市级重点 |
谢红伟 潘 敏 |
曹伟芳钟桂芳 周素萍 |
王小丽 薛 娟 刘华娟 杨青亚 朱 敏 金雯慧 史云芳 缪丽花 杜 娟 朱美玉 周浩云 沈美萍 王 飞 魏 芬 高利群 周洪鹰 王留琴 |
2005、12 | |
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 |
市级重点 |
林志明解放英 刘军英 谢红伟 |
高伟明 杨文荣 |
张静芳 张伟强 潘 敏 韦 国 周浩云 金亚玉 潘志平 周国琴 谢 飞 邵伟强 杨青亚 王海芳 杜 娟 史云芳 |
2005、12 | |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国家级 |
谢红伟 张伟强 韦 国 |
朱 敏 周浩云 杜 娟 祁洁萍 钟桂芳 魏 芬 |
2006、5 |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管理行为的研究 |
区级校长课题 |
林志明 |
戴敖方 顾海明 戴福春 钱志林 姚才君 解放英 刘军英 谢红伟 潘 敏 杨润人 巢 群 殷 霞 |
2006、5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组、教研组公开课一览表 2006、9 | |||||
周次 |
姓名 |
级别 |
课题组 |
教研组 |
备注 |
5 |
杜娟 |
校级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三语 |
|
王海芳 |
校级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六语 |
| |
严珂 |
校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二数 |
| |
谢丽娟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六数 |
| |
祁洁萍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顾澈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美术 |
| |
8 |
杨青亚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三语 |
|
9 |
聂霞 |
校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二语 |
|
薛娟 |
校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五语 |
| |
孙娟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五数 |
| |
吉梨炎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三数 |
| |
李延霞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邵伟强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音乐 |
| |
11 |
王赛花 |
组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六数 |
|
12 |
缪丽花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四语 |
|
13 |
潘晓萍 |
校级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一语 |
|
周洪鹰 |
校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四语 |
| |
靳华庆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二数 |
| |
朱敏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四数 |
| |
杨霞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王艳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14 |
金亚玉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六语 |
|
史云芳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五语 |
| |
15 |
金雯慧 |
组级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的研究 |
综合 |
|
18 |
李海英 |
校级 |
|
品德 |
|
张伟强 |
校级 |
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 |
科学 |
| |
孙俐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美术 |
| |
姜彩美 |
校级 |
|
品德 |
| |
祁燕锋 |
校级 |
|
体育 |
| |
潘丽琳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