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重点、要求
三个重点:
1、区、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11月、12月);
2、区、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评比(12月、1月);
3、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结题(12月)。
具体工作、要求:
1、学校、年级、班级活动计划里要有学校及周边地区课程资源及利用情况说明,活动设计中也要有所反映,
2、教师配制
年级 |
指导老师 |
项目老师 |
协同老师 |
三 |
曹伟芳 |
社区实践、社区服务 |
同年级的其他老师 |
秦红霞 |
劳动与技能 | ||
吴 丹 |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 | ||
四 |
李苏珍 |
社区实践、社区服务 | |
李延霞、杨润人 |
劳动与技能 | ||
贺成燕 |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 | ||
五 |
周浩云金亚玉 |
社区实践、社区服务 | |
周洪鹰 |
劳动与技能 | ||
顾华娟 |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 | ||
六 |
钟桂芳金雯慧 |
社区实践、社区服务 | |
谢 燕 |
劳动与技能 | ||
吴红梅 |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 |
3、理论学习
每月进行两次理论学习与研讨,月底把学习会议记录及学习材料交教科室。
特别是首次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老师,要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与要求,可认真阅读《走进新课程》中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区、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时要召开指导老师座谈会。
4、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专课专用,认真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学期至少要指导学生开展4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要让学生经历选题、研究、总结的全过程。
为促进大家提高指导活动的能力与水平,提倡指导老师之间互相观摩、行政人员将每天巡视或听课。
5、学生要求
(1)能流利地说出选题的背景、选题的过程、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式、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研究的收获等;
(2)学会写活动方案、研究故事、研究报告等;
(3)熟悉小组分工与合作情况,部分学生会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相应的活动;
(4)会设计、使用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5)会展示自己的研究发现,包括已解决的问题、待解决的问题、反思与改进等;
(6)会积累和整理自己的活动材料。
调研和结题时都将召开学生座谈会。
6、材料袋
凡是与每次活动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放入材料袋。
具体可以是:活动方案、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拍摄的照片、制作的音像资料、成果、作品、体会等。
材料袋每个学生一份,以班级为单位去莫自鸣老师处领。
7、为迎接区、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评比,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都要准备2个精致的活动,以参加评比。
为提高获奖率,要讲究选题,多看一些别人的案例,避免与他人相同,深入挖掘选题的价值,丰富各项研究活动。
8、请各位指导老师认真阅读校园网关于组织开展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和关于组织开展2007—2008年武进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交流评比的通知。
教科室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