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奔牛中心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为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保健、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心理教育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我校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面对教育困惑和挫折的应对能力,促进自身的心理成长。特制订我校以下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一、 组织领导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完成,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明 (全面负责培训工作)
组员:解放英 殷霞 张静芳 (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安排)
二、培训对象
我校在岗在编的所有教师(2014年1月1日前退休的教师自愿参加)。
三、培训课程
专题 |
主要课程内容 |
学时 |
走近心理学 |
了解心理学及意义 探讨学习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需要与动机、情感、意志、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
4 |
发展心理学常识 探讨学习重点:各年龄段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 | ||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探讨学习重点:人的心理防卫与教育技术;潜意识的价值;童年创伤等。 | ||
行为主义主要理论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探讨学习重点:行为塑造技术训练;行为矫正技术训练;如何有效使用奖惩技术;行为习惯养成方法等。 | ||
人本主义主要理论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探讨学习重点:需要理论与教育实践;人本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 | ||
学校心理卫生 |
心理健康含义及评估 探讨学习重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估方法;一般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区分 |
4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探讨学习重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如孤僻、胆小、退缩、说谎、恐惧、厌学、学习困难、逆反、青春期困扰、品行问题、分离焦虑、学习障碍、交往障碍、学校恐惧症 、体相障碍、品行障碍、网络成瘾、考试焦虑症、人格障碍等成因和干预方法;自杀预防。 | ||
学校心理教育的开展 |
学校管理中的心理学 探讨学习重点:从学校管理理念、制度、评价标准与方式、文化建设、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家长学校建设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的学校环境。 |
4 |
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探讨学习重点:影响课堂效能的因素分析,学科心理教育资源开发、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等如何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 | ||
班主任心理辅导策略 探讨学习重点:班级文化;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心理技术;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会活动的设计。 | ||
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及团体辅导策略 探讨学习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团体辅导的特征功能及分类;团体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心理社团的组织。 | ||
个别心理咨询的开展 探讨学习重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工作制度、心理咨询技术等。 | ||
教师心理保健与成长 |
教师心理保健及心理成长 探讨学习重点:教师心理现状分析;教师主要心理问题如失眠、焦虑、急躁、职业倦怠等的解决策略;教师工作压力管理。教师心理成长的内容;教师的人格完善或修炼;如何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等。 |
4 |
教师生涯规划辅导 探讨学习重点:教师个人心理资源或优势的深层剖析;不同个性和能力教师的发展规划;个人生命价值的澄清辅导;生涯规划书 | ||
家庭教育辅导 |
家庭心理环境优化 探讨学习重点:家庭心理环境要素;父母人格对子女的影响;家庭情感沟通方式与子女成长;营造良好家庭心理环境的措施;父母角色训练等 |
4 |
家庭教育方法辅导 探讨学习重点:常见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优秀家长的教育智慧;家庭治疗。 | ||
特殊家庭教育辅导 探讨学习重点:特殊家庭的类型;特殊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预防。 | ||
自行组织推荐专题 |
1.心理阅读团体 探讨学习重点:结合生活、工作实际,阅读有关心理书籍,定期分享心得,感悟交流。 |
每学期不少于16学时 |
2.助人沙龙 探讨学习重点:工作中遇到的个案交流、分析、互助,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学生心理社团组织研究等。 | ||
3、专家引领 探讨学习重点: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就某主题与教师进行有关探讨与对话,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的能力。 | ||
4.教师心理成长团体 探讨学习重点:组建教师成长团体,开展各类心理体验活动,如自信心训练,社会交往训练,优化个性训练,学习能力的训练,调节压力的训练等。由此促进教师对自身、生活、工作的深层领悟和发现,突破自己的心理局限,获得心理的成长。 |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自学、学术沙龙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集中培训安排如下:
时间 (上午8:00---11:00) |
上课教师 |
上课地点 |
5月22日 |
徐 放 |
阶梯教室 |
5月23日 |
朱亚红 | |
5月29日 |
钮维萍 | |
5月30日 |
周 燕 | |
6月 5日 |
温 飞 |
2、自学、沙龙活动等实小以年级组、完小以校为单位进行,可根据培训课程中的“自行组织推荐专题”自主选择活动专题,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各年级组、完小要有总的活动方案、每次活动要有活动记载、活动照片等。
五、考核方式
1、查阅学习笔记(教师在完成规定必修面授课程20课时的基础上,在级组参与学习与培训活动一学期不少于16课时)。
2、开展各级组、各完小的过程性资料评比。
3、进行教师撰写个案报告评比。
4、结业书面考试。
校长室
201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