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区教育局工作部署和学校的工作安排,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确立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为龙头,以发展为主题,以应用为抓手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程,部署和落实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以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我校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进展。
一、加强装备建设与过程管理,做到物尽其用。
1、狠抓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做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常规媒体责任包干,多媒体教室网上登记后使用,并不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对自然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对不能使用的器材及时报废,并按需配足常规电教设备。
2、加强省标准科学实验室的完善与管理,针对“标准”和教学实际配备好仪器设备,并合理存放和使用好各种仪器设备,有效利用和管理实验资源。
3、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市示范图书馆的要求,继续做好新书征订和阅览流通工作,做好资源合理利用,在合适的时候开放电子阅览室,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4、用足用好资源建设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一费制”后,明确规定每生每学期6元的资源建设费,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有效利用好这笔经费,添置各种教学必备资源和管理系统,本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课堂检验”的原则订购教材,并举行教材选取、制作评比活动,发现、汇集一批好教材,充实学校资源库,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5、按《常州市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常州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的要求,规划建成第二层次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加强服务意识,加快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信息的管理,使校园网成为安全健康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各完小也要积极争取将宽带接入机房。继续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网站,扩充资源,开发系统,并在教师中推广使用,将具有推广价值的信息资源,学生成功的经验,特长生的发展及培训,名师与名生,学校的教改成果等全面推向社会,让奔牛实验小学的各项发展永立于不败之地。
6、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各校要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意识,严格落实课时、师资、场所,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进度要求,扎扎实实上好信息技术课;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培训,进行必要的机房维护技能培训,并组织好教师参加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注重特长学生的提高,组织好培训和省、市竞赛工作。
二、深化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本学期要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的研究,切实抓好信息技术与各科整合教学工作,将本课题实验在全镇开展,给实验教师提供更加广阔教学实验空间,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活动,做到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搜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结构,将课题研究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各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积极和学校教科室配合,学习先进经验,落实实施方案,确保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质量和效益,继续充实课题档案,做到有责任教师,有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本学期要课题研究要继续实施“工作与研究一体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内容系列化,课题管理网络化”的良好研究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通过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来探索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路子,为课改服务,课题研究与电教工作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进一步搞好师资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要在面上推广,培训工作很重要。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处的培训着重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应用培训,以满足教师强烈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欲望。一方面,继续重视计算机及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技能培训,制定严格的达标要求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要从理念与操作模式上指导学校教师如何上课程整合课,经常组织教师观摩课程整合课,帮助教师领会课的要点所在及探索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提升教师在整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并以举行课程整合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本学期要结合市、区电教部门举行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评优活动,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充实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队伍,稳步推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程。
现代教育技术处
二〇〇五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