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
各完小、年级组、“课程整合”课题组成员:
2005年度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已经开始,请各位教师积极总结、反思,积极参与。每位课题组成员必须交一篇论文或反思(案例),非课题组成员中每个年级组、完小至少交一篇论文(案例)。截止时间:6月15日。
附:评选要求
关于举办二○○五年度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的通知 武教电2005( 11 )号 各小学(部): 根据省、市2005年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部署,为总结我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交流并推广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建构新型教育模式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全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水平,经研究,决定举办二00五年度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育理论、模式、方法与策略的应用研究。 3、教学资源开发、设计、应用的研究与反思。 4、课题研究报告、各种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运用反思。 5、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撑保障体系的研究。 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8、教学叙事。 二、评审条件: 1、渗透新课程理念。 2、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直接相关程度。 3、学术意义上的创新和实践意义上的价值。 4、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理念先进,实践积淀。 5、理论的可行性、结论的可靠性。 6、教育教学反思能利用行动研究法,追求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思,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注重改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7、符合论文和反思的一般要求。 三、具体要求: 1、参评的作品必须是近年的新作,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亦可参评,但在省级以上(包括省级)单位获奖的和已参加过省级以上评比活动的作品不再参评。参评作品要有新意,必须具有启发、指导、借鉴价值,要反映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论文应避免仅仅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越性的表述、证明和对教学情况作一般性描述。反思可以是多媒体或网络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反思,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中的个案反思,语言要通俗流畅,叙事性强。 2、各校要在开展初评活动的基础上选送优秀论文参评。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正之风,一经发现并查明,取消评比资格,并在网上公示,请各校预先做好核查工作。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选送不少于4篇,其他学校选送1~3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反思的作品)。 3、字数:论文控制在3000至5000字以内,反思不得少于1500字。 4、打印、装订格式: 文件格式:存为Word文档格式。 页面设置:纸型为A4(21× 封面包括:参评标记—— “2005年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字样(放首页左上角)、标题、作者单位、姓名。标题的字体、字号自定,标题下方依次署作者单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必须完整、准确。 正文包括:摘要、正文、引文出处、参考文献、作者资料。“作者资料”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注:教学反思的摘要、引文出处、参考文献可以省略)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在一般情况下,数字、字母用半角字符。
附件一: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的具体要求
一、参评的论文必须是近年的原创性作品,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亦可参评,但在省级以上单位获奖的作品和已参加过省级(包括省级)以上评比活动的不得参评。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正之风,对剽窃的作品一经发现并查明将取消评比资格,并在网上公示,请各单位预先做好核查工作。
二、参评论文的评审要求:
1、科学性:全部论述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内容、数据等准确无误,没有科学性错误。
2、学术性:主题鲜明适应教改发展趋势,提出的观点、问题、方法等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意识;论据充实,文字简炼,归纳、概括合理,有说服力。
3、可读性:语言流畅,文字简明扼要。
4、实践性:密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实践,以及当前全国、全省或本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实验的热点研究问题;所提出的设想、建议和方法等对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与推广价值。
三、论文按以下格式打印、装订、上报:
文件格式:存为Word文档格式。
页面设置:纸型为A4(21×29.7厘米 纵向);上、下、左、右边距均为默认
封面:优秀教育论文(反思)申报表
正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论文字数请控制在3000至5000字以内。
论文样稿
1、论文标题:黑体四号,居中
2、摘要:黑体五号,字数200到400左右
3、关键词:黑体五号,3到5个词
4、正文: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5、参考文献:请附在文章结尾,黑体五号
具体格式如下:
(1)参考期刊的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1]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2.
(2)参考专著的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2]高蕴琪等.教育传播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1—27.
(3)参考电子文献的格式: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
示例:[3]冯秀琪.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与学科定位.http//{域名已经过期},2001—10—11.
附件二: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的具体要求
一、参评的教学反思必须是近年的原创性作品,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亦可参评,但在省级以上单位获奖的作品和已参加过省级(包括省级)以上评比活动的不得参评。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正之风,对剽窃的作品一经发现并查明将取消评比资格,并在网上公示,请各单位预先做好核查工作。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组成:
(1)标题。标题应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
(2)背景。需要向读者交代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提供问题产生的情景。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过程或情景描述。记叙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的,而且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并给人以深刻启示的事件。写作时不必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事例可以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断的。
(4)反思评析:揭示教育教学事件所反映主题的实质;对于事件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进行反思和评析,提供问题解决的办法、结论性意见;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以客观的情境作为资料;一个好的反思是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对复杂情景的记录。
叙事性——追求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思,由于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它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主 题——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即是从“应用”产生,从“实事”中“求是”。
典型性——每个教育教学反思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体现“有效教学”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遗憾。
有价值——能够提供基于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结论性意见。
四、教学反思按以下格式打印、装订:
文件格式:存为Word文档格式
页面设置:纸型为A4(21×29.7厘米 纵向);上、下、左、右边距均为默认
封面:优秀教育论文(反思)申报表
正文、参考文献
反思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教学反思样稿
1、标题:黑体四号,居中
2、正文: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3、参考文献:请附在文章结尾,黑体五号(具体格式参照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