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转发区"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评比"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5-10-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武教基〔20057

 

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

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的通知

 

 

为加强我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教育工作者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途径,认真总结我区学校科技教育经验;展示学校科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科技活动方案资源,促进我区学校科技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各校校长、科技辅导员、科技教师和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计算机课的任课教师及热衷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人士。

二、科技教育论文参考论题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体会
2
、培养学生科技兴趣的研究(包括相关家庭、学校教育及

学生个体品质的研究)
3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训练
4
XX获奖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5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及体会
6
、创建科技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的经验、体


7
、如何加强学校科技活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8
、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9
、其它有关学校科技教育方面的论文

三、论文要求:

1.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应具有科学性、理论性

和实用性。
    2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引文要注明出处。
    3
.参赛论文必须为未公开发表或未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

四、撰写科技活动方案的要求
(一)活动方案应包括三部分:

1背景资料

1)知识背景。与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背景,包括基本原理知识、历史沿革、发展前沿、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家的故事等。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涵盖所有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编写内容需要选取,这一部分的文字量可占篇幅的1/3左右。
  
2)方法背景。比如观察、实验、探究、设计、组织活动等方法。这一部分是方案要注意突出的方面。可与活动方案结合起来写。比如活动中涉及到观察活动,则需要指出如何观察、记录及观察的表现形式等。通过在各项活动中渗透方法指导,以达到提高组织科技活动的目的。
    2
、国家课程标准对科技教育的目标。
    3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主体部分,每一个活动应提供三个层次的方案:
   
1)示范性方案
   
示范性方案不仅要提供方案的思路,而且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指导,教师按照这个方案直接开展活动,并可以从中学到开展活动的具体等方法。示范性方案的体例为:
   
适用对象(年龄段)
   
活动建议[时间、活动类型(按适用场所划分:课堂教学、兴趣小组、科技馆、夏令营或冬令营、社区活动、家庭及其它,允许多项选择)]
   
(注意:在设计课堂教学类型时,小学、初中教师可与课改实验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高中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
   
活动目的
   
活动所需资源
   
活动内容、过程(含讨论问题的提出、讲座要点)
   
活动方法指导
   
评价(活动结果、过程的评价与评价方法的指导)
    
重要词不达意汇(科学技术专有名词的解释)
  
2)指导性方案
   
指导性方案中,只给出活动的思路,但不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法,教师可从中得到方法的指导、思想的启迪,并结合实际需要设计方案,为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提供空间。
  
3)拓展方案的线索
   
拓展性方案中只给出线索,不提供思路和活动方案,给教师留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并使整个方案能形成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模式,从而成为新的示范性方案,提出新的拓展性线索,形成一个流动的发展的格局。
  
(二)活动方案撰写的原则
    1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有利于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
    2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在活动中以知识为载体,以动手做为形式,贯穿对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培养。
    3
、体现探究性的原则。以少年儿童的亲身体验为主,使他们乐于参与,积极探索,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构建知识、培养技能。
    4
、体现适用的原则。活动的设计要以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为基础,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形式。
    5
、体现综合性的原则。要突破科技活动方案的单一性和培养技能为主的模式,实现知识领域的综合性,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性。

 

凡参加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的同志均须提供论文、活动方案打印稿一份,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至教育局教育科信箱(jyjjyk@{域名已经过期}),每篇论文交参赛费壹拾元,截稿日期为20051215

 

 

 

常州市武进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2005930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