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武教基〔2007〕47号
发布时间:2007-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未知



武教基〔200747

 

关于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武进区第十八届

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根据《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意见》(见附件一),经研究,决定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0751925

二、活动主题:携手创新,促进和谐

三、活动安排:

1、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倡导科学精神。

2、开展科普一日游活动,组织师生参观我区科普示范基地(名单见附件二);利用社区科技教育资源,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保障。

3、举办科技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建绿色学校,强化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

5、组织师生观看“科学发展观大型图片展”,确立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6、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科普电影周活动,观看科普电影、科教电视片、科普公益广告,普及科普知识。

7、做好科普宣传周的信息反馈工作,认真填写《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情况调查表》,于64前发送至教育局基教科信箱:ywjy@{域名已经过期}

    希各校加强领导,认真发动,精心组织,使本届科普宣传周收到良好的效果。

  

 附件一:《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意见》

   附件二:武进区科普示范基地名单

附件三:《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情况调查表》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07517

 

 

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意见

 

2007年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根据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07年工作要点》和省、市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的各项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的奋斗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为主线,以宣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旋律,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要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科学素质,为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和时间

主题:携手创新  促进和谐

时间:200751925

三、主要宣传内容及活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将围绕“携手创新,促进和谐”这一主题,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围绕宣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的主旋律开展科普活动。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这一主线,结合各自创新发展的实践,通过举办报告会、宣讲典型人物、开办讲座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我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热点问题开展科普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的目标,结合我区实际,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人群,针对公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大力宣传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广泛传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安全健康等理念,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3、围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科普活动。面向广大农民,宣传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科普知识,促进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镇、文明镇、村建设。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大篷车、科技培训、“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活动等多种形式,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4、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开展科普活动。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等知识,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青少年科技竞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保护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促进未成年人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作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紧扣主题,认真筹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上下联动,齐抓共办,确保科普周活动圆满成功。

2、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办好科普宣传周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届科普宣传周由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各项科普活动。各地、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加强集成,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各级科协组织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动员所属团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提高科技人员的参与度。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在宣传周期间都要优惠或免费向公众开放,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基层,面向群众,针对公众的实际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科普周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科普周活动的影响和效果。要高度重视大型科普活动的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意识,使安全保卫工作做到组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附件: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宣传口号

 

 

武进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07427

 

 

 

附件:

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武进区第十八届

科普宣传周宣传口号

 

1、热烈祝贺全国科技周暨武进区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隆重举行!

2、提升科学素质,共建和谐社会

3、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4、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

5、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

6、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8、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9、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人才资源强区

10、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1、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12、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13、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提供智力支持

14、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15、科技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

 

武进区科普示范基地一览表
2007年1月
序号           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备注
1 武进市现代畜牧有限公司 雪堰镇 吕晓峰 6158348  
2 常州市厚余观赏植物科技示范园 夏溪镇 戴锁方 3681109  13506110995  
3 武进市家绿园艺有限公司 焦溪镇 计小良 8679970  
4 常州市武进江南葡萄研究所 礼嘉镇 王新南 6233490  13004436531  
5 常州市绿杨花卉有限公司   王永康 6361057  13601508658  
6 常州市雪堰水蜜桃生产基地 雪堰镇 李国平 6158163  
7 常州市三优名特生产养殖有限公司 郑陆镇 丁惠法 8734733  13906117419  
8 常州市三勤农业生态园 湖塘镇 徐永芳 6320001  
9 横山桥沙梨科技示范园 横山桥镇 吴泉培 8611006  13506118818  
10 武进城区污水处理厂        
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标本馆 前黄镇 孔建华 6305803  
12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科技馆 湖塘镇 陆亚东 6580868  
13 武进区城东小学 湖塘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