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
课 题 方 案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这一新型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我们在遵循这一特性的同时,必须保证课程的严肃性、规范性与科学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认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在此范围内,实施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如此,既能维护课程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鉴于以上认识,并结合我们的初步实践,我们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校本化、系列化研究。
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
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我们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人文、环境资源,本地区古镇特有的文化、历史资源,以融合的方式来设计和实施研究内容。通过分层次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参与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际应用设计学习和社会考察学习,来亲近自然、热爱社会、完善自我。具体内容如下:
1、表现自我,悦纳自我
①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习惯 ,知道自己的特长。
②注重生活卫生,能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③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现代学习方式成功地学习 。
④能尊重长辈,会料理简单家务,会购买小件物品。
⑤有良好的自我观念,懂得表现自我的方法。
⑥会独立乘车,游览 ,会保护自己。
⑦有端正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
⑧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认识社会,热爱奔牛
①了解奔牛人的祖籍,学会尊重他人 ,会与别人沟通与分享。
②了解奔牛地理位置、历史,知道奔牛的由来。
③认识奔牛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风俗。
④熟悉奔牛社区的行政机构,并了解其相关法规。
⑤有法制纪律意识 。
⑥能遵循基本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成员的责任感 。
⑦熟悉奔牛的基本生活设施、机构,并能有效运用。
⑧能积极、力所能及地参与本地区的服务活动,体会参与意义。
3、亲近自然,爱护奔牛
①知道奔牛特产 。
②了解奔牛的气侯特点。
③熟悉本地区常见的动、植物资源。
④懂得欣赏奔牛的自然美,初步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
⑤懂得奔牛的环境与人们的密切联系。
⑥懂得怎样去保护和改善奔牛的环境。
⑦养成环保意识,有保护和珍惜环境的习惯。
⑧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培养探究意识。
实施流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实践性课程。它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所以活动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遵循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原则,学校统筹规划与主题不断生成的原则,课时集中与分散的原则,确立了以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流程。
1、确定主题 ——参考学校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推荐几个主题内容供学生选择,主题可大可小。主题还有由学生在公布的选题范围内,组织调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定。
2、商议目标——可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目标,先确定某主题的总目标,然后确定它的子目标,子目标一定要能说明总目标。目标的确定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是在学生讨论后自主确定。
3、讨论方案——活动的内容分段及分段要领都必须由学生讨论后决定,包括活动的准备等,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某阶段的具体目标与具体内容必须相匹配。学生共同设计研究方案,自愿组合活动或研究小组,进行研究组内成员分工,也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活动方案可由聘请的指导老师把关并进行论证。
4、展开活动——活动展开是课程的核心,不可赶进度抢时间。活动可因学生的问题没能解决而延续,也可以因问题过小而取消,还可因学生发现了新的问题而转向。开展活动要记录活动过程和采集资料,资料尽可能全面,要来自不同渠道,材料要真实,尽可能用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作用,教师要负责监控、指导。
5、交流成果——学生要到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研究体会,撰写研究成果,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展示活动成果,开展答辩会、年级报告会等。要多给学生表达、表现与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反映自己的认识,可以报告、图表、图画等各种形式交流自己的收获。
6、畅谈感想——活动的本质在于积累直接经验,以适应现实生活,创造可能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谈抱负、谈理想、谈追求,谈感想、谈建议、谈改进意见。教师、同学、自我要对研究活动给以积极地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愿望和兴趣。
框架设想(拟实施研究的内容框架):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不同,所以在活动的实施流程中,在活动安排上要体现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实施流程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并非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的内容上要体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初步感知;第二阶段要注重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在参加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实践时,能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在实践中;第三阶段要侧重培养独立探究能力,强调理性思维和综合性。
第一阶段
|
建议性主题 |
地点 |
目标分解 |
操作方法建议 |
课时 |
表现自我 悦纳自我 |
自我档案 |
|
|
作品展示法 |
|
我会购物、看医生 |
|
|
角色扮演法 |
| |
我会布置房间 |
|
|
作品展示法 |
| |
春芽劳动基地 |
|
|
角色扮演法 |
| |
我能行 |
|
|
作品展示法 制作发明法 |
| |
…… |
|
|
…… |
| |
认识社会 热爱奔牛 |
奔牛在哪里 |
|
|
图表制作法 |
|
奔牛人的祖籍 |
|
|
参观访问法 |
| |
奔牛的节日 |
|
|
参观访问法 |
| |
改革开放前后的奔牛 |
|
|
图表制作法 图书阅览法 |
| |
…… |
|
|
…… |
| |
认识自然 爱护奔牛 |
奔牛河流知多少 |
|
|
图表制作法 |
|
奔牛特产 |
|
|
参观访问法 网络学习法 |
| |
奔牛桥梁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
|
…… |
|
|
…… |
|
第二阶段
|
建议性主题 |
活动地点 |
目标分解 |
操作方法建议 |
课时 |
表现自我 悦纳自我 |
我到银行、邮局 |
|
|
角色扮演法 |
|
我与春芽电视台 |
|
|
角色扮演法 参观访问法 |
| |
今天我当家 |
|
|
角色扮演法 |
| |
露一手 |
|
|
作品展示法 制作发明法 |
| |
长大做什么 |
|
|
参观访问法 主题讨论法 |
| |
…… |
|
|
…… |
| |
认识社会 热爱奔牛 |
奔牛人情风俗 |
|
|
参观访问法 图书阅览法 |
|
奔牛的对外交往 |
|
|
参观访问法 |
| |
奔牛商业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
奔牛农业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
奔牛交通 |
|
|
参观访问法 主题讨论法 |
| |
…… |
|
|
…… |
| |
认识自然 爱护奔牛 |
我与奔牛动植物 |
|
|
参观访问法 图书阅览法 |
|
关注校园环境 |
|
|
参观访问法 |
| |
大运河探秘 |
|
|
参观访问法 科学实验法 图书阅览法 图表制作法 |
| |
…… |
|
|
…… |
|
第三阶段
|
建议性主题 |
活动地点 |
目标分解 |
操作方法建议 |
课时 |
表现自我 悦纳自我 |
我的业余生活 |
|
|
角色扮演法 |
|
春芽地球村体验 |
|
|
角色扮演法 |
| |
我适应做什么 |
|
|
角色扮演法 作品展示法 |
| |
我是怎样学习的 |
|
|
作品展示法 |
| |
…… |
|
|
…… |
| |
认识社会 热爱奔牛 |
奔牛工业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奔牛教育 |
|
|
参观访问法 主题讨论法 |
| |
奔牛人口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
奔牛人的生活 |
|
|
参观访问法 |
| |
奔牛社会变迁 |
|
|
参观访问法 图表制作法 |
| |
二十一世纪的奔牛 |
|
|
网络学习法 制作发明法 |
| |
…… |
|
|
…… |
| |
认识自然 爱护奔牛 |
水乡风光 |
|
|
参观访问法 制作发明法 |
|
奔牛气象 |
|
|
参观访问法 定时记载法 图表制作法 |
| |
奔牛的环境 |
|
|
参观访问法 网络学习法 |
| |
|
…… |
|
|
…… |
|
研究方法:
本实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调查访问法、行动研究法等。
研究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书面材料评价与口头评价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但是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充分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
2、注重发展性评价。评价时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研究安排:
1、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2)分层次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提高认识
(3)分年级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4)落实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5)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
(1)分年段按计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
(3)定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观摩活动
(4)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继续培训
(5)积累综合实践的各种资料
3、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呈现
成果形式:
1、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袋及相关作品
2、教师论文及相关案例
3、课程系列材料
4、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组织:
组长:谢红伟
组员:郑小玲 、潘敏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