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中心小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贯彻市、区教科研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方针,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力求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并形成经验进行积极推广。同时,进一步提高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一、以多元学习为途径,提高学习实效。
本学期将继续通过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来更新观念,通过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专业引领等学习途径不断满足自身需求,不断增强课改意识,提高课改能力,促进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分析,帮助分析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实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组织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其他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并能把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际、课题专题研究相结合,为课堂教学服务。
2、继续邀请有关课程与教学专家为教师作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辅导报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及时开展多种的学习培训。
3、举办专题学术沙龙系列,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4、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体会,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案例分析等(包括教学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其改进措施等),并能与同伴开展专题交流,分享经验与收获。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课程改革。
课题研究是提升学校教科研内涵的重要抓手,要关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贵在行动与落实,重在管理与指导,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我们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不断深入地推动课改,通过课改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1、校“十一五”主课题“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已通过评审,被列为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六期)的立项课题。本学期将继续完善总课题设计方案,继续申报上一级立项课题。各学科子课题组要依据子课题的方案设计,确定好本学期研究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研究实施计划,认真实施课题研究,按时完成研究计划,并且要在研究中调整设计方案的。我们将延续校“十五”主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继续扎实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实践,并能经常总结、分析,从促进实践的改进和理论的提升两个层面继续抓好主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指导、服务及管理工作。我们还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小专题研究,制定好简单的方案报教科室备案,进行专题的实践研究。
2、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 课题上学期通过市中期评估,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全体课题组教师进行相关学习,各子课题组要在课程内容的“校本化”“系列化”方面作有效探索,制定研究计划,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研究,组织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力求做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的一致性。各子课题组要通过公开课观摩、案例分析等活动相互交流,并注意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为课题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形成课程实施内容富有创新性的校本特色。
3、校“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 课题上学期通过市中期评估,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创特色教育的需要。本学期课题组要继续按照课题方案,把课题活动逐步渗透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到日常行为习惯中,渗透到校园文化环境中,进一步充实课题的研究内容,扩大其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4、东桥小学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解疑的学习能力的研究” 课题上学期通过区中期评估,被列为区级立项课题。本学期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教科研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科研行为。通过行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一些实践价值的经验与做法。
5、新市小学的中心校级课题“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本学期要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总结工作,及时向中心校教科室递交书面结题申请,做好有关结题鉴定工作。南观小学的中心校级课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要把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大力提倡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五兴小学、何家小学的区级课题已成功结题,本学期要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并且要从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需要、问题出发,确定课题研究的主题,进行科学规范的课题设计,完成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
6、校信息技术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在完成课题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本学期将向上一级部门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三、以校本活动促发展,提升科研内涵。
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自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求真务实地组织各种教科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科研的内涵。
1、本学期将开展主题为“效能课堂 人本课堂”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通过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来营造学术氛围,积极反思教学,有效改进教学行为。活动分三部分进行:
(1)林志明校长作“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的专题讲座;
(2)围绕活动主题,结合讲座与自身课堂教学实际,搜集有关信息,展开交流与研讨;
(3)每位成员写出百字以上的活动反思,挑选优秀活动反思上校园网交流,选登《教苑求是》。
2、观摩课题组研究课,进行交流评议,使课题研究始终立足于课堂。
3、镇课题现场会在何家小学举行,进行新课题的开题论证活动。
4、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积极认真参加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
5、参加常州市、武进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
6、参加武进区“教海探航”论文评比。
7、举行镇第15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第24届案例分析、教育随笔评比。
8、校主课题各子课题组及课题组成员评价考核。
9、评选2005—2006学年度镇“教坛新秀”“教科研骨干教师”,“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鼓励先进,以点带面,建设有战斗力、有活力的教科研队伍。
四、以宣传交流促推广,注重示范辐射。
努力发挥教科研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及时向兄弟学校、社会各界介绍我校教科研工作动态,宣传教科研工作成果,以期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知名度。
1、及时报道我校的教科研动态、亮点。
2、积极向上级报刊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充分发挥教科室服务作用,交流、推广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3、编辑好校刊《教苑求是》(第38、39期),鼓励广大教师向刊物投稿,展示我镇学校、教师的亮丽风采。
4、编辑《童声》系列作文选(十三),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增强自信,享受成功,关注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成长轨迹。
五、其他。
完成有关部门布置的工作。
教科室
2006-2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十一五”主课题子课题组长会议,制定研究计划
3、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年级、班级计划
4、完小课题组长会议,布置学期课题工作
三月
1、课题组研究活动
2、《教苑求是》第38期出刊
3、“十一五”主课题中心组成员会议
4、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的专题讲座
四月
1、课题组研究活动
2、参加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3、镇第24届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评比
4、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效能课堂 人本课堂”交流研讨
五月
1、课题组研究活动
2、编辑《童声》系列习作选(十三)
3、《教苑求是》第39期出刊
4、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撰写活动反思
5、镇课题现场会(何家小学)
六月
1、镇第15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2、参加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
3、子课题组及课题组成员评价考核
4、评选本学年度“教坛新秀”“教科研骨干教师”,“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5、撰写教科研工作总结,整理课题组研究资料。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现行课题一览表 2006.2
课题名称 |
级别 |
组长 |
小组长 |
课题组成员 |
立项时间 |
结题时间 | |
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省级立项 |
林志明 谢红伟解放英刘军英 郑小玲 潘 敏 |
陈东勤林慧菊 |
沈美萍 缪丽花 谢 青 金彩霞 王小丽 杨青亚 魏 芬 聂 霞 秦红霞 史云芳 吴 敏 张红菊 徐红梅 金亚玉 范丽萍 鲍 昱 |
2005、11 |
2008、5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周素萍周浩云 |
张 鸿 王海芳 李苏珍 曹伟芳 杜 娟 |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钟桂芳谢秀娟 |
刘华娟 薛 娟 金雯慧 王 飞姜彩美 杨 敏 王 艳 祁 亚 |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谢菊梅朱 敏 |
朱美玉 孙 娟 高伟明 谢丽娟 |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王晓东卢晶晶 |
王 芳 李海英 严 珂 王赛花 季亚珍 殷 霞 巢 群 |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顾华娟吴红梅 |
杨 霞 周洪鹰 吴 萍 祁洁萍 贺成燕 谢 燕 李延霞 |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张静芳 |
孙 俐 顾 澈 邵伟强 吴燕雅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 |
市级重点 |
谢红伟 潘 敏 |
曹伟芳钟桂芳范丽萍史云芳 |
钟桂芳 吴 敏 薛 娟 刘华娟 谢丽娟 张红菊 卢晶晶 顾华娟 吴 萍 聂 霞 杨 敏 陈东勤 姜彩美 祁 亚 杨 霞 徐红梅 金雯慧 史云芳 金亚玉 范丽萍 曹伟芳 王 艳 朱美玉 周浩云 王海芳 张伟强 缪丽花 杜 娟 谢 青 沈美萍 王 飞 |
2005、12 |
2007、5 | |
实施新绿色教育,创建“地球村”特色学校 |
市级重点 |
林志明解放英 刘军英 谢红伟 |
高伟明 杨文荣 |
张静芳 张伟强 潘 敏 韦 国 潘志平 周国琴 谢 飞 邵伟强 杨青亚 王海芳 杜 娟 史云芳 周浩云 金亚玉 |
2005、12 |
2007、5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组、教研组公开课一览表 | |||||
周次 |
姓名 |
级别 |
课题组 |
教研组 |
备注 |
4 |
杨 敏 |
组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六语 |
|
5 |
杨青亚 |
校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二语 |
|
徐红梅 |
校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五语 |
| |
朱美玉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六数 |
| |
季亚珍 |
校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三数 |
| |
邵伟强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音乐 |
| |
贺成燕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6 |
魏 芬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二语 |
|
8 |
钟桂芳 |
组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四语 |
|
范丽萍 |
组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五语 |
| |
郑小玲 |
组级 |
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 |
三数 |
| |
王海芳 |
组级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的研究 |
综合 |
| |
9 |
张 鸿 |
组级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五语 |
|
邵燕娟 |
组级 |
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 |
四语 |
| |
张晓霞 |
组级 |
学习过程的人本化研究 |
三数 |
| |
10 |
谢 青 |
校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三语 |
|
姜彩美 |
校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六语 |
| |
殷 霞 |
校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一数 |
| |
高伟明 |
校级 |
拓展人本化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 |
四数 |
| |
谢 燕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 |
祁洁萍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信息 |
| |
14 |
周浩云 |
组级 |
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
三语 |
|
15 |
金雯慧 |
校级 |
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四语 |
|
秦红霞 |
校级 |
语文课堂教学人本化指导策略的研究 |
一语 |
| |
卢晶晶 |
校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五数 |
| |
王 芳 |
校级 |
数学课堂个性化、生活化的研究 |
二数 |
| |
孙 俐 |
校级 |
小学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
美术 |
| |
李延霞 |
校级 |
优化英语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
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