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研究磁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能够测出隔着物体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
能利用表格、曲线图、数据等形式说明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了解隔着物体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大头针、隔着物体测磁力套 材(每小组一套)。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1、提问:不同的磁铁它们的磁力大小一样吗?
(三)、测出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
1、谈话:同学们,我们研究了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磁铁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设计实验:
教师出示测量的用具,讲解并演示学习工具的操作方法。
(分工明确;记录及时;计数准确;画图精确;)
( 活动先从不放塑料垫片开始,用几个垫圈可以把两块磁铁拉开 ,逐次在两块磁铁间增加塑料垫片,每增加一次塑料垫片,观察所放垫圈的数量。在每一次的增减中都要及时做好记录表的填写,要求数据准确,注意小铁圈计0.5个填入表格。 )
塑料垫片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铁 圈 数 |
|
|
|
|
|
|
|
|
|
统计表(另备)
1、 学生分组测量,教巡回了解情况。
2、 学生汇报,利用实验记录解释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注意同组相互补充,他组评价。)
(四)、总结拓展。
布置学生在课余对磁铁做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