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是著名的华裔实验物理学家,他因发现一种质量大、寿命长的奇怪粒子——J粒子而荣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这一发现的难度,丁肇中曾在不同场合说过:“这好比在一个下雨天,每秒钟在某一地方落下100亿颗雨滴,其中有一颗是带颜色的,我们要将它找出来。”丁肇中就是以这种寻找带色雨滴的精神在科学的波峰浪尖上搏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的堡垒。
在诺贝尔基金会等单位为获奖者行的宴会上,按礼节,获奖者应致一个简短的答词。按照惯例,答词以获奖者本国的语言进行。此前,丁肇中曾翻阅过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答词,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但丁肇中的愿望遭到了美国官方的阻止。美国官员说,你已经是美国公民,就应当用英文书写答词。丁肇中理直气壮地说:“我确实加入了美国籍,但我是在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文字书写是我的自由。”
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人士又提出,我们这里没有中文打字机,你用中文书写我们不能打印分发。丁肇中说:“我用手书写,请你们代为印。”
丁肇中的这一片赤子之情,令世人为之感动。最后经协商,采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丁肇中在致答词时先讲汉语,后用英语再复述一次。听完他的发言,与会者给予了丁肇中长时间的掌声。
同学们,我们生在了一个科技的时代,让我们向丁肇中学习,从小学好文化知识,用科技点亮人生,为伟大的祖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