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的故事
——奔牛实小地球村环保实践活动总结1
走进奔牛实验小学,就会感到一股浓浓的绿色文化。地球村的大幅宣传画跃然眼前,一幅幅活动张贴画带你去了解地球村的成长历程。在这里,有一个以学生为小主人的民间组织——“春芽手拉手地球村”。自建村以来,积极实施环保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在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尝试“生活教育”,健全学生人格,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浇灌下,地球村活动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学期开展地球村义卖活动,每月有废品回收活动,每周有“绿色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先后开展了东西部少年手拉手活动、环保夏令营活动、家乡水资源调查活动、“环保少年林”植树活动、“金秋家乡展新貌”小记者采风等重大活动。奔牛实小的绿色少年们手拉手,心连心,吹响了环境保护的号角。你愿意走进这绿色的世界,听一听那些鲜活有趣的地球村故事吗?
小鬼当家 有板有眼
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地球村,每个学生都是小村民。要让2000多个儿童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中得到体验成长,还真不是容易事,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从上至下的网络。
1、青青绿色满校园。由大队部召集队员们设计“春芽”手拉手地球村的村徽、村旗,自编地球村儿歌。改编儿童环保行为规范12条。学校布置,将地球村思想融入每一寸土、每一面墙。校园环境洋溢着浓浓郁的绿色气息,24幅宣传画讲述着地球村的成长史,宣传橱窗定期展出环保实践活动的图片。少先队品牌阵地把地球村思想融入每一个声音,每一幅画面。春芽电视台设立了“地球的孩子”栏目,红领巾广播设立了“走进地球村”栏目,节目丰富多彩,贴近学生,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并重。
2、雨后春笋遍地长。在各班成立各自的村委会,设小村长、回收站小站长、小会计、小记者、小博士等岗位,通过培训让小干部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各个村委还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如“绿之源”、“月亮湾”、“彩虹村”,每个村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村牌,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3、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各村委的基础上成立地球村大本营,负责地球村活动的筹备和具体工作,负责保管、使用地球村基金。责任重大,可要选出“精兵强将”才行。竞选大本营工作人员的海报一贴出,各位小村民踊跃报名,经过村委推荐,二十多位佼佼者走上了竞选演讲的舞台。“春芽”手拉手地球村大本营就这样成立了。
义卖活动 各显神通
地球村义卖活动是学生们最爱的活动。每次的义卖市场开放日就像小村民们的一个特殊节日。学生先捐献出自己的学具、玩具等,再到义卖市场上热情地销售商品,所得义卖款捐给全国手拉手拉手地球村大本营, 为“保护母亲河-黄河”出一份力,为西部小朋友建“手拉手希望书屋”作一份贡献。地球村大本营还要评出义卖活动优秀中队,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爱心小天使”称号。我校不断挖掘义卖活动的内涵,形成了一套规范有效的操作模式。
活动前的准备可马虎不得。各中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动员队员踊跃捐物,给义卖商品拟上合适的价格,贴上标签。有的做小会计,统计物品,仔细分类;有的做小修理员,敲敲打打,缝缝补补;有的考察市场,开动小脑筋,给商品拟价;有的设计富有个性的价格牌,到校园布告栏贴上宣传海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模拟义卖”了,同学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平时胆小的也敢大声叫卖和还价,平时自卑的也变得信心百倍,通过模拟义卖,他们萌发了更多更新的创意,收获了更丰富的临场经验和买卖技巧。
活动中,小销售员热情叫卖,各显神通。有的拉起横幅,装饰摊位,有的戴起头饰,吸引顾客;有的拿着商品在市场上转卖,能说会道;有的卖得兴起,站在桌子上“居高临下”高声叫卖;有的为了卖个好价格,逢人就问,锲而不舍。
活动后,“七嘴八舌评义卖”。各中队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总结经验,写出体验日记。
义卖市场是学生奉献爱心、支持环保的试金石,也是学生走进社会,体验市场的实践基地。教会学生遵守市场规则,学会选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形成了初步的市场意识和价值观念,增强了理财能力和交往能力。义卖市场还能教育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形成与人共享“学与玩”的资源的意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用手创造精彩的世界。我校把地球村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注重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发挥、活动后的感受,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帮垃圾娃娃找个家
“春芽”手拉手地球村每月开展一次回收活动。一个月来,各村委的回收筒里总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回收品。它们有的是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有的是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收集起来的生活废品。回收活动开始了,各村小村长、回收站小站长将回收品送到大本营回收品仓库,再由大本营工作人员分成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几类,然后集中起来卖给镇上废品收购站。
虽然每次活动又脏又累,难闻的气味熏得人脑袋直发昏,有些同学干了一会,就恶心得要吐。但是,学生们兴趣盎然,踊跃争先。当他们数着一张张角票、一个个硬币,都乐开了花,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课堂中不可能获得的一些感受。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塑料制品、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明白了废弃的物品经过分类可以再利用。他们能熟练地分辨出哪个易拉罐是铝的,哪个是钢的,哪个是铁的,也知道不同的塑料瓶价格是不一样的。他们为了将回收品卖个好价钱,还去调查奔牛镇各个废品收购站的情况。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学生废品回收、分类整理、集中处理的意识与能力也更强了。
关注家乡 调查河流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现状,“春芽”手拉手地球村大本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精心组织部分年级学生走出学校,开展家乡水资源现状的社会调查。
同学们沿着污水的走向,从学校附近的红桥河到西河,再到京杭大运河,行程三千多米,沿路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现象,了解到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因素。红桥河的源头位于居民区,没有人清理的白色垃圾几乎占据了半个池塘。红桥河曾经是条美丽的江南小溪,两岸白花花的芦苇中间,清澈的河水在流淌;可现在,大半河床已经干涸,有水的地方也长满了杂水草,只是因为农民伯伯要舀水,才露出一小块一小块的水面。西河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河水虽然在静静地流淌,可是,还没有走到跟前,一股恶臭就扑鼻而来。乌黑发臭的西河水不断流入大运河,大运河水就是奔牛镇老百姓的饮用水源啊!同学们的内心受到震撼,“这样的水能让它注入大运河吗?”
回到学校,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写出调查报告,递交奔牛镇政府,希望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工业和生活的污染。同学们还扛起大旗,拿着环保标语,高唱环保儿歌,呼吁全镇我民都来关注环保。
校本教材 新鲜出炉
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精心策划下,依据奔牛实小环境教育的历史积淀,进一步挖掘“地球村”内涵,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独立开发出奔牛实小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教材名为《地球的孩子》,意为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突出环境与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与习惯。
教材分低、中、高年级三册,共计60课时。低年级重点让学生感知环境的美好,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与相互的人文意识,以儿童耳闻目见、新鲜有趣的身边生活展开教学。中年级重点让学生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开展环保活动的方法,形式以活动、观察、体验为主。高年级关注更深意义的环境问题,内容也进一步从身边拓展到世界、宇宙,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活动的形式为主。
本套教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①浓郁的地方色彩。所选内容、插图多为江南水乡、常武地区、奔牛乡村常见事物。②鲜活的校本气息。教材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环境教育资源,小至花草树木、昆虫小鸟,大至红领巾义卖、废品回收等环保实践活动。③强烈的活动本位。知识与活动、实验紧密结合,仔细考虑开展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可靠性,内容安排与学校常规活动的开展时间相吻合。④唯美的制作风格。版面设计运用Adobe Illustrator软件,发挥矢量图文的优势,广泛搜集或制作插图,边框与背景的运用使教材充满童趣。
此套环境教育校本教村的编写成功,是我校 “地球村特色学校” 建设迈出的一大步,不仅促进了我校特色活动地球村活动的开展,而且使我校的校本课程更加充实,更有特色。
地球村活动开展持之以恒,活动效果令人欣喜,逐渐形成学校品牌特色。2003年3月,我校被评为全国手拉手地球村“十佳集体”,2003年5月,“春芽”地球村环保系列活动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类一等奖。武进电视台、江苏教育台、《红领巾》、《辅导员》等媒体先后专题报道我校地球村活动。
我们总习惯于把经验传授给学生,自然而不自然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开展活动。但是,从地球村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热情与才能是惊人的,教师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回到生活中,来到大自然,在一个个多彩的活动中陶冶身心,在一次次的系列活动不断成长。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213131 高伟明
gwm@{域名已经过期} 0519-5618673 32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