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6-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晓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少,每一份反而大;反之,平均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反而小。

3、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开始学习分数时,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需要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并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的思维已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其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和动态性,能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小学生数学概念掌握是逐步深刻化、并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中年级学生已能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从而获得意义,他们正处于概念掌握的过度阶段。

另外,此时的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已有一些了解,并有强烈的兴趣,相信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这样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数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操作情境、趣味情境等),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主动探究知识,从而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做到以下几点:

1、把概念作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呈现。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

2、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的,用概念自身的魅力及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可以让概念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特别注重了教学材料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3、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之更有效的支持学习者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生活资源,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来发展学生的兴趣,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增加数学教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教学率。

学习评价设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设计思路及媒体应用

一、

入。

 

老师:大家欢迎我来上课吗?怎样表示呢?(学生热烈鼓掌)感谢大家热烈的掌声,下面还要借大家的掌声来做一个游戏。

(老师口述题目,屏幕同时显示,)

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老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不能用掌声表示?不够一的数该怎样表示?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数的大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新朋友,叫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

游戏:用掌声表示得数。

 

 

 

 

 

 

 

 

 

 

 

学生无法鼓掌

在初次引入分数的概念时,采用鼓掌游戏的形式设计了分苹果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也是来源于生活实际。

 

 

 

 

二、探索新知。

 

1、认识1/2

1)我们要把1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教师讲解写法、含义、读法。

你还能找出一个1/2吗?

 

 

 

 

 

 

 

 

 

 

 

 

 

 

 

 

 

 

 

 

 

 

 

 

 

 

 

 

 

 

2、认识1/3

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些什么吗?

1/3怎样写?你还能在图中找出1/3吗?

 

 

 

 

 

 

 

(通过刚才的判断,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还想继续认识分数吗?

3、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组织班内交流。

鼓励学生自己说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含义。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

 

 

 

 

 

 

 

 

 

4、组织练习:

 

 

 

 

 

 

 

 

 

 

 

 

 

 

 

 

 

 

 

 

 

5、讲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热又渴,就派八戒去找个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汗淋淋地抱来一个大西瓜。悟空说:咱们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得四分之一。八戒一听急了,我找来的西瓜,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太少了,不行,不行,我得要八分之一,最少也得分六分之一。听了八戒的话,悟空笑得前仰后合。同学们,照八戒的分法他真的能多吃一些吗?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

 

学生一起说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

 

 

在图上找出另一个1/2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选择最喜欢的一张,折出它的1/2。折好以后和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折的?

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而每一份的大小都是这张纸的1/2呢?

3)练习:阴影部分是谁的1/2,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依据老师的提示思考并回答问题。

判断:把一张圆形纸分成2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引导学生来场辩论赛)

 

 

 

 

学生开始自学、讨论、交流。

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有几个1/5、几个1/10

交流自己对分数的理解。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辨析: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面积对吗?为什么?

按要求写分数:五分之一;分母是9分子是1的分数;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20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动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完成“练一练”4

 

(多媒体演示分法和1/2的写法)

多媒体形象的演示,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分数含义的内在本质——平均分,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表象

 

 

 

 

 

 

 

 

 

 

 

 

 

 

 

 

 

 

 

 

(屏幕显示图形)

 

 

 

 

 

 

 

多媒体演示一个三等份的圆

 

 

 

 

 

 

 

 

 

 

 

 

 

 

 

根据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1/51/10

 

 

 

 

 

 

导学生在自主讨论、自主实践的内在体验中去学习新知,真正达到了课堂上人人都能有效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屏幕出示题目)

 

 

(屏幕出示题目)

 

 

 

 

 

 

 

 

 

 

 

 

 

 

 

 

 

 

生动的故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多媒体演示例5:先演示要平均分的2个长方形,2个圆形完全一样;再演示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

多媒体科学、直观地展示了分数大小的比较,统一了故事中的答案,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同一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少,每一份反而大;反之,平均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反而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

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本课学习心得、体会。

课后寻找生活实际中的分数

 

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