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物质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0-10-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伟强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知道物质变化的类型: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3.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能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并能进行归类。
教学准备:
    每组三张记录纸,每张卡片上有:实验彩图+实验方法+结果填写
    实验用具: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筐、酒精棉、酒精灯、镊子、生鸡蛋、蜡块、木夹、碱水、蒸发皿、培养皿、易拉罐、塑料盘、吸管、勺子、信封、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蜡烛的变化
1.观察蜡烛
  (1)谈话:教师在每组盘内放上一个勺子,在勺子内放上一些蜡,请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
(3)提问:你能描述一下蜡粒的特点吗?
(4)汇报:(颜色、形状、气味、透明度等)
 
2.加热蜡烛
(1)提问:如果把它加热,结果会怎样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谈话:看一下,这个实验怎样做?有什么要求?——教师演示实验,要求学生静静地看。(边实验边强调当看不到蜡粒时就结束实验,将酒精灯熄灭,教师示范熄灭酒精灯的科学方法)
(4)学生操作实验。要求像老师这样操作实验。
  (5)汇报:(得到了什么结论?)
  (6)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出示相应板书。得到:固态——液态;形态变了;形状变了;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3.燃烧蜡烛
(1)提问:如果把蜡烛燃烧,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这样几个实验,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
实验一: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实验二:将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火焰灭后盖住瓶口,再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摇晃。
实验三:将一只蒸发皿压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观察现象。
(2)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做其中一个实验。
(3)教师提出要求并做相应的示范。
(4)学生实验操作
(5)汇报:在你做的实验中,看到了什么?
汇报一:蒸发皿下面变黑了。
汇报二:烧杯中出现了水雾。
汇报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碳黑          
  (6)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相应的板书:蜡烛——                
                                                   二氧化碳            
         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
 
二、认识白糖的变化
(1)提问:如果我把白糖进行加热呢?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实验:
加热白糖——取出熔化的糖浆——分析现象——得到结论(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4)提问:现在我将白糖继续加热结果又怎样呢?
(教师演示——出示碳黑)
(5)分析现象:产生新物质(焦黑)——化学变化
(6)谈话:看来,同学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题,行吗?
 
三、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寻找证据,作出判断
1.方法:(1)在每个信封里放三张记录纸,每张纸代表一个实验。
              (2)学生代表抽取一个信封(信封上标有序号)。
      (3)学生根据信封序号,拿取相应的箩筐(箩筐与信封序号一致,箩筐内放有实验用具)
2.要求:(1)看:实验步骤和要求,明确怎么做。
       (2)听:教师举一个进行讲解。
3.学生实验操作。
4.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同时做出相应的板书:颜色、透明度、沉淀、发光
5.师生进行小结。
 
四、教师总结:  所以说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种子的发芽、结果;有动物的出生、死亡;有冰化成水,水化成水蒸气;这些变化,有的缓慢需要漫长的岁月,有的剧烈,眨眼间就完成。希望每个同学平时能用你的双眼去观察世界,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很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