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 “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求实态度等。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盐包(尽量多)、水槽(一清水一盐水)、天平、烧杯(重量相等2对)、量筒100ml2只,马铃薯、烧杯500 ml(备用)。
2.分组实验:烧杯500 ml、木筷、马铃薯、白纸1张。
三、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出示:马铃薯)这是什么?我这儿有一大一小两只马铃薯,假如我将它们放入1号、2号水槽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这么想?
(教师板书猜想。)
2.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马铃薯在两个水槽中是沉还是浮呢?(试一试)
3.教师演示:(1)大放清水,小放盐水。(2)小放清水,大放盐水。(3)两都放清水。(4)两都放盐水。
4.揭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揭题,板书:沉浮的秘密)
5.谈话:根据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6.谈话:这么肯定马铃薯在清水里是沉,在盐水里是浮吗?那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理解密度概念。
1.谈话:你们每组桌上都有一杯400 ml的清水,我们来试一试马铃薯在清水里是沉还是浮?
2.学生实验。
3.谈话:大家一起告诉我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
4.谈话:那马铃薯在盐水中呢?——有人说沉,有人说浮,怎么知道呢?那你们知道怎样制作一杯盐水吗?想做吗?那好,我把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请看大屏幕(幻灯片1)。
5.学生默看一会儿,谈话:会做了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6.学生演示实验:制作盐水、评价制作情况,强调规范操作:木筷搅拌时不发出声音。
7.谈话:大家盐水会做了吗?我这儿有一包包的盐,你们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制作盐水需要几包盐?小组商量好后,请组长上台到我这儿取盐。
8.小组讨论商量,组长取盐,请一学生发盐,教师电脑输入(幻灯片2)。
9.分组实验。
10.交流实验现象:你们制作的盐水,马铃薯都浮了吗?(生汇报,师输入)。
11.谈话:我们取放1包盐的淡盐水,放7包盐的浓盐水,这两杯水在放盐之前是一样400ml,放了盐之后,这两杯盐水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12.谈话:怎样比较这两杯盐水的重量呢?怎样称?大烧杯太大,不好称怎么办?
13.控制实验中的变量。
(1)教师出示一大一小不一样的杯子,谈话:用这样两只烧杯来称,可以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两只大小差不多,但重量不相等的烧杯,放在天平上,谈话:这样两只烧杯可以了吗?为什么?
(3)教师出示两只大小差不多,重量也相等的烧杯,放在天平上,谈话:这样的两只可以了吗?
14.谈话:下面该怎么做了?取多少液体呢?今天我们折中一点,都取20 ml,好不好?谁愿意来帮老师取这两种液体?那这样,我们找4位同学上来,2位同学倒液体,2位同学读刻度。
15.找4位同学,2倒2读刻度,下面同学观察这两组同学,哪组操作更规范、更科学?
16.评价。
17.谈话(展示):这杯是从放1包盐的盐水中取出来的20 ml(板书:20 ml)的淡盐水(板书:淡盐水),这杯是从放7包盐的盐水中取出来的20 ml(板书:20 ml)的浓盐水(板书:浓盐水),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可能哪杯水重,哪杯水轻?谁的猜测是对的呢?我们来称一下,请大家看仔细了。(教师称两杯盐水。)
18.提问:谁重?谁轻?(板书:<)
19.谈话:马铃薯的沉浮到底与盐水有什么关系呢?
同体积 重量大
(液体密度大)
同体积 重量小
(液体密度小)
20.谈话:同体积重量大的液体(板书:液体),马铃薯是上浮的,我们也称这种液体的(板书:密度大);同体积重量小的液体(板书:液体),马铃薯是下沉的,我们也称这种液体的(板书:密度小)。(幻灯片3)马铃薯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是(浮)的,在密度小的液体里是(沉)的。
21.猜测:那密度不大也不小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把你们的想法画在白纸上。
22.实物投影交流:如果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学生的纸),我们怎样来描述这种现象呢?我们叫它什么?(统一认识,师写生纸上:悬浮)
23.谈话:怎么知道会不会出现悬浮现象呢(实验)?你们觉得我们下面的实验该怎么做?沉的小组怎么办?(再加盐观察现象),已经浮的小组你们看到悬浮现象了吗?想看吗?那怎么办?(再做一遍)大家要想看到是否有悬浮现象,做实验时还要注意(幻灯片4)。
24.分组实验。
25.交流,描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三)尾声
谈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在400 ml的清水里加了7包盐,马铃薯浮了起来,那在这样一杯密度的盐水中,其他物体是不是也一定会浮起来呢?沉浮的秘密还有很多,有待同学们以后继续研究。
幻灯片的具体内容
第一张
盐水是这样做出来的:
1.在烧杯里放三分之二的清水。
2.将盐包小心地倒入清水中。
3.用木筷轻轻地搅拌,直至盐完全溶解为止。
第二张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与盐水的什么有关?
组数
|
第1小组
|
第2小组
|
第3小组
|
第4小组
|
第5小组
|
第6小组
|
第7小组
|
第8小组
|
第9小组
|
第10小组
|
第11小组
|
第12小组
|
盐的包数
|
|
|
|
|
|
|
|
|
|
|
|
|
现象
|
|
|
|
|
|
|
|
|
|
|
|
|
第三张(图略)
第四张
实验注意事项:
1.用塑料勺装满盐,将盐慢慢地倒入水中。
2.用木筷在杯底轻轻地搅动。
3.每加完一勺,观察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加盐,直到看到现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