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1-02-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郑小玲

 

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中心小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将依据区教研室工作意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新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强化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进一步提升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品位。
主要工作:
一、加强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指导
1专家引领,有效推进学习校主课题的研究进程
我校的主课题为省级教研课题,本学期,我们将经常听取省、市、区教研室的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多实践多反思多研究,有效推进学习校主课题的研究进程。各子课题组要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要经常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让课题组每一成员深刻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全体课题组成员要扎根绿色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题研究课,勤写教育教学反思,多写一些课题研究论文。
2科学实践,深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
我校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教学重构研究》课题上学期参加了中期评估,课题研究阶段工作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贾积有认为我校的课题切入点好,研究过程扎实、精致,富有成效。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制定好研究计划,深入开展研究,争取早出成果。
3、明确方向,扎实进行区级课题研究。
区级立项课题《语文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的策略研究》、《构建绿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科学课堂中开展绿色评价的研究》、《构建绿色课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将面临中期评估。课题组成员要明确研究周期,向课题研究要成果,围绕研究课题中的关键词,写出具有独特观点的、具有价值意义的高质量的课题中期评估报告、论文、故事案例或教学设计等,及早整理课题资料,争取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二、进一步推进新教育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
我校参与新教育实验的主题是“构筑理想课堂”,即构建绿色课堂。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奔牛实小的全体师生领悟到了“绿色”的博大与精深:“绿色”——象征着自然、本真、健康、尊重,象征着个性、丰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构建的“绿色课堂”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课堂。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生态性、生命性、生活性和生动性。
通过广大实验老师的努力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落实了绿色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重建了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影响、帮助、相信学生,树立平等、榜样、服务、民主意识,组织了丰富的开放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本学期要继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开展构建绿色课堂的研究和实践,让教师通过阅读、实践、反思,提高自身素质,打造高效优质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理想场所,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
1、通过读书交流,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职业情趣,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生命价值。
2、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阐释绿色课堂的理念,使之更加完善,探索绿色课堂里怎样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体现绿色课堂理念的教学评价机制。
3、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学校新教育专题网站的内容,并向“新教育在线”积极投稿。
三、积极推进教科研基地的建设
1、按照《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及时总结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提高教育科研基地的工作成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理论引领和智力支撑,力创教科研品牌基地。
2、积极推进课题网络化管理工作。学校的课题网页中的相关课题要不断添加有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及时反映课题研究动态,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交流促辐射,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实践创新,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要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每位指导老师要认真制定、落实课程的年级、班级计划。各综合实践指导老师在认真领会上级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要正确指导学生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把它作为课题生成的源泉之一、活动过程的资源之一,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
五、继续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1、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交流。
继续提倡教师一学期读一本文学名著、读一本教学专著、读一些精美时文,写一些读后感和反思,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思路和心胸,进一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增强教师的理论功底,并依托学校网站的校本教研平台的读书专题、热点话题栏目展开学习讨论。
加强课题研讨活动与外出学习交流或请专家来校讲学,多途径地提升老师们的教科研素养。
2、举行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教科室将联合校工会、团支部举行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进一步活跃奔牛实小的学术氛围,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3、举行镇第33届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和25届教育教学论文暨专题总结评比。
4、积极向上级部门或报刊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
5、编辑好校刊《教苑求是》第46期,关注教师视野,共享教育精彩。
6、编辑学生习作《童声》系列(22)。
六、加强对完小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1、本学期将在南观小学召开镇课题现场会,交流、检查各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
2、五兴小学、何家小学、新市小学要科学地推广已有的区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结题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深入思考,早日确定新一轮研究课题。
3、东桥小学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边实践边研究,把课题研究有机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课题及时收集有关研究资料争取早出成果。
七、完成有关上级部门布置的有关工作。
教科室 
 2011年2月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有关课题组长会议。
3、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会议。
三月
1、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
2、参加新教育实验交流研讨会。
3、参加常州市综合实践论文评比。
四月
1、参加省教科教研课题交流研讨会。
2、镇33届教育教学案例评比。
3、学术沙龙活动。
五月
1镇课题现场会。(南观小学)
2、参加区综合实践观摩研讨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校内观摩。
4、编辑童声(22)。
5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六月
1镇第25届教育教学论文暨专题总结评比。
2、编辑《教苑求是》46期。
3整理综合实践活动材料,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4、准备市、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调研。
4、课题组成员、课题组考核。
5、撰写教科研工作总结。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现行课题一览表   2011.2

课题名称
级别
组 长
小组长
 员
立项时间
结题时间
绿
,
营造绿色教学环境的研究
林志明
解放英
刘军英
杨文荣
张冠华
 
郑小玲
王晓东
 
靳华庆
张静芳
 
  范丽萍  
潘志平 谢菊梅
徐红梅 周洪鹰
  李苏珍
李庭英  
吉梨炎 葛海燕
  贺成燕
 
2009、12
2013、6、
探索体现绿色课堂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金彩霞
高伟明
李延霞
季亚珍    
王赛花   顾飞燕  
赵志娟    
    周国琴
    陆亚云
谢 青   沈美萍
孙明霞   邵伟强
王逸华   张虎大
祁燕锋   高剑刚
    吴红梅
 
优化学生课外作业的策略的研究
卢晶晶
史云芳
谢 燕
周浩云   钟佳萍
秦红霞   金雯慧
金亚玉   潘晓萍
    邵亚南
    张红菊
姜彩美   邵美玲
刘华娟   周素萍
    顾华娟
祁洁萍   贺成燕
建立体现绿色课堂理念的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谢秀娟
王晓娟
 
聂 霞    魏 芬
杨润人   林慧菊
    骆艳芳
     
谢丽娟   朱美玉
    靳朝芳
赵昱雯   李倩云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教学重构研究
国家级
刘军英
王晓东   高伟明
韦 国   殷 霞
靳华庆   谢丽娟
严 珂   赵志娟
陈 莉   吉梨炎
卢晶晶   邵亚南
朱 敏
2010、3
2011、12
语文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的策略研究
区级
姜彩美
2008、12
2011、12
在科学课堂中开展绿色评价的研究
区级
王晓娟
2009、12
2013、1
构建绿色课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区级
薛娟 靳华庆
  范丽萍
2009、12
2013、1
构建绿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区级
高伟明
 娟
 莉
季亚珍 王逸华
严 珂 王赛花
邵亚南 谢丽娟
朱 敏 赵志娟
殷 霞 谢菊梅
钟佳萍 卢晶晶
朱美玉 吉梨炎
2009、12
2013、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