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道德”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道德”在新的时期也赋予了新的内涵,高尚的道德追求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我们身边就涌现了许许多多道德人物,他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篇章,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道德讲堂”的主角,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今天,本报从中挑选了一批道德人物分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和家庭美德篇予以展示,以进一步彰显道德的光芒,成为大家行动的坐标。
殷雪梅

女,(1954-2005年),中共党员,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二(1)班班主任。她三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多次把荣誉、待遇、机会让给同事。在生死关头,她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孩子,把危险和牺牲留给了自己,瞬间铸就了永恒。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数百名学生从影剧院归校。途中,一辆轿车突然飞驰而来,万分危急中,殷雪梅挺身而出,张开双臂,奋力将6个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却被撞出20多米。殷雪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自发到灵堂吊唁的各界人士达5万之多。4月7日,金坛全市举行追悼大会,灵车所到之处,沿途10万多群众含泪相送。她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并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省教育厅表彰她为“英雄教师”。人事部、教育部、江苏省委号召向殷雪梅学习。2007年,她当选为首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卓为清

男,40岁,中共党员,1987年10月入伍,现为驻常州92138部队6分队通射副主任。他勇斗窃贼,光荣负伤,用鲜血谱就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2006年3月11日下午1时45分,卓为清在乘坐一辆中巴车时遇到小偷,毫不畏惧与小偷展开搏斗,小偷却十分猖狂地喊道“打死你!”用水果刀刺伤了他,便叫司机停车开门。司机看到卓为清胸口的鲜血早已染红了羊毛衫和外套,慌忙打开了车门,歹徒趁乱而逃。卓为清也紧跟下车,拼命追赶歹徒,因受伤严重卓为清摔倒在大街上,失去了知觉。经检查,歹徒的凶器从卓为清右胸腔一直刺到肺部,深10厘米,导致胸肋间血管破裂。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和手术治疗,卓为清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卓为清被常州市授予青年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飞行部队党委为他报请二等功。2007年,他荣获首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王德林
  
男,43岁,现为常州市天宁区“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德林7岁时由于车祸导致高位瘫痪,手术切除了左肾、脾脏和大半个肝脏。他身残志不残,于1999年9月创立“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已有骨干102人,登记在册队员1000多名。为了使服务更加便捷有效,他自学制作了网页,建立了完整的服务台账,建立了服务时间20小时的预备期等申请、审核批准等制度。他带领服务队多年如一日坚持在体力和精神上帮助特困孤寡老人,还自己出钱给老人买米、买菜、买日常用品,把点点爱心、涓涓真情送到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的身边。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第二届“江苏省助人为乐模范”、“江苏省残疾人自强模范”、“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陈礼斌


男,49岁,中共党员,现为常州市侨裕集团董事长。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礼斌带领员工以最快的速度改装、赶制救灾帐篷4500顶和医疗急救床2000张捐赠灾区;并将106名因灾失学的灾区孩子接来继续学业,由这些孩子组成的“常州绵竹班”落户泰村实验学校,引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密集报道。陈礼斌还向孩子们作出了一个没有终点的爱心承诺:将承担他们直至大学毕业的一切费用,并在他们的家乡建造一所希望学校。作为侨裕集团和殷村的当家人,陈礼斌十年间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在殷村建设示范农田、铺设马路、修建学校以及农村新型住宅。2006年向武进区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用于扶贫帮困和社会光彩事业的爱心资助。他本人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管理者”、“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汪 丹

男,(1983-2005年),2005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系溧阳市公安局西门派出所联防队辅警。2005年10月30日凌晨1时30分,为了抓获抢劫犯罪嫌疑人,汪丹勇敢地与持刀歹徒展开了生死搏斗,不幸身负重伤,终因抢救无效,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作为一个普通的联防队员,在生死瞬间,他没有退缩,用年轻的生命完成了一次撼人心魄的壮举。回顾他短短的94个工作日,共协助民警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6名,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0多起,追回赃款赃物价值数万元。2005年1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汪丹“常州市见义勇为英雄称号”;2006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汪丹为革命烈士;2008年当选为常州市“见义勇为模范”。
万鹏翥

男,48岁,现任城北派出所联防队长。自20多岁从海军某部退役后,他加入了新北区城北联防队,多年以来,他亲手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多达300余名。2007年4月20日凌晨,万鹏翥带领一名联防队员巡逻时,面对手持铁棍的多名盗油歹徒,他毫不畏惧与其展开了搏斗,在搏斗的过程中多处受伤,左手臂被铁棍击打致粉碎性骨折。从事联防工作以来,他从不因联防工作收入低、危险高而有所怨言;面对歹徒的枪口、尖刀、棍棒,浑身上下受伤无数,他从不退缩,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拼命三郎”。他常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河海人,家乡的平安是我的最大心愿。”他先后两次被授予“常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常州市公安局评为“联防工作先进个人”。
程国兵

男,22岁,中共党员,现为常州市消防支队钟楼大队外环路中队班长。入伍4年来,程国兵参与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上千次,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大义凛然。2008年,常州地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持续雨雪冰冻灾害。1月27日12时左右,常州亚美柯机械有限公司存有几百万元财产的仓库随时有坍塌的危险。程国兵主动请缨,登上7米高的棚顶,对顶部积雪不断进行冲刷和清理,持续战斗了几个小时。棚顶彩钢瓦突然局部断裂,程国兵坠地受伤,被送往市一院紧急救治。程国兵在抗雪救灾过程中英勇负伤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2007年12月,程国兵被全国公安消防部队评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2008年2月,被常州市消防支队记一等功,同年,当选为常州市敬业奉献模范。
冯凤仙

女,74岁,常州供电公司退休职工。31年前,冯凤仙把下放回城又无处安身,与她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郑家母女及3个小孩领回了家。当时家里还有婆婆、两个女儿、一个小姑子,全家6口人住在一套30平方米的公房内。为了安顿郑家老少5口人,她让小女儿住到了外婆家,随后,她先是出钱为郑家租房,后又帮郑家申请到了自己的住房。郑家的儿子郑中光平反出狱,冯凤仙又帮他找了工作,还帮他组建了小家庭,并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家具、布置新房、办酒席。1983年,胡风卿中风瘫痪在床,冯凤仙一家照顾她多年,后来又出钱为她请了保姆,直到胡风卿1990年去世。1993年冯凤仙退休后,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郑家,不时问寒问暖、送钱送物。2009年,她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
林建利

男,41岁,东南陶瓷城美陶陶瓷常州总代理。温州商人林建利是被全国网络“人肉搜索”出来的,他被“人肉搜索”不是因做“坏”事被搜索,而是因为他冒着寒冷赤膊跳入常州河中救人不留名。2009年3月22日,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中午时分,一名女青年在清潭兰园跳河寻短见,带着女儿路过这里的林建利见状未多思索,当即冒着寒冷跳入河中,奋力将其救起,事后默默离开。当时有常州市民将其英勇救人的场面拍摄下来,发到网上,引起轰动,仅腾讯网上的新闻留言就接近6万条,百度相关搜索文章4千多条。林建利救人后和女儿默默离开的背影被网友称为“2009年最感人背影”。而后来人们了解到,林建利在此之前还曾在家乡温州三次下河救过落水人。当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和林建利家乡政府分别对林建利进行表彰时,林建利把奖金又全部捐助给了希望工程。2009年,他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
姜洪芝

男,62岁,溧阳市周城镇金庄村村民。20多年来,他坚持免费为周城镇敬老院的老人理发。1988年3月2日,姜洪芝带着理发工具第一次来到了镇敬老院。当他说明来意时,院领导非常惊讶,对他表示真诚的感谢。后来,当敬老院的领导得知他家境比较清贫的情况后,就想给予他一些经济上的补助,姜洪芝婉言谢绝了。去年敬老院搬迁新居,同时新增收了一些老人入院。当他和往常一样去为老人们理发时,竟遭到了新入院老人的拒绝,说:“你真会做生意,生意都做到我们敬老院来了。当得知姜师傅近20年来一直是免费为院里老人们理发时,老人们露出了敬佩的目光。平时,姜洪芝也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人。考虑到偏远山村那些年老体弱、患病残疾的老人理发非常困难,他就主动联系,约定时间上门服务,远的甚至要走十几里路。有的老人病瘫在床,又脏又臭,他也毫不介意,就在床上为他们理发,甚至提供免费服务。2009年他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
符建浩

男,43岁,金坛市金城镇东园社区居民。1995年的一天上午,符建浩发现自己家附近一家快餐店内火光冲天。他连忙拨打119报警,随后又奔向快餐店。此时,店内已四处是火,两名女店员正呆站在火场中央大哭。符建浩想都没想,扯下一条被单浸湿了披在身上,冲进店内,拉住她们就往外跑,但女店员们却怎么也不敢跨过大火。于是,符建浩就半抱着把两人救出门外,他发现大火是由于煤气泄漏引起,煤气瓶已经被烧得滚烫,阀门也无法关闭,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符建浩抱起钢瓶一口气冲出店门,突然,钢瓶发生爆燃,喷出的火苗将符建浩身上的衣物化为灰烬。“二楼还有人在睡觉!”符建浩听到喊声,不顾自己身上的烧伤,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又一次冲进店里……在救人的过程中,他全身已成焦炭状,烧伤75%。经过7次手术,他奇迹般活了下来,但仍落下了三级伤残,面部毁容,手指坏死,全身布满疤痕。他本人被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9年他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
尤辉

男,30岁,常州亿步电脑销售有限公司经理。2005年3月,尤辉和丽宝第社区其他6名电脑爱好者组建了一支“雷锋科技服务队”,他们自愿放弃周末及晚上休息时间,免费为社区居民修理电脑,为失业人员、中老年居民和新市民举办免费电脑培训班。前年3月服务队升格为雷锋科技服务站,有了固定的维修场所后,服务范围也更广,从丽宝第小区走向了全常州,服务时间也更长,从早到晚只要接到市民电话便要赶去维修,队长尤辉尤为辛苦,啃面包加班睡板凳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短短两个月里,仅尤辉一人就已经为居民维修了35台电脑,上门达20多次,接到热线咨询电话120余次。他还免费为社区居民培训,8期共培训了300多人。2009年他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
徐琴秀

女,68岁,戚墅堰区花苑社区居民。徐琴秀是一位热心人,l9年来一直做社区的义务巡逻员,每天戴着红袖章走街串巷,提醒老人们保管好财物、关好门窗,仔细排查安全隐患,多次机智驱走小偷,成功保护了居民财产免遭盗窃。她是一位深受居民信赖的人,是居民的“110”,她把自己家里电话写给空巢孤寡老人,他们请医送药都打电话找她帮忙解决,周边邻居有事外出或老人需要照顾,都把家里钥匙交给她,托她“管家”,她长年揣着30多把钥匙。这些钥匙,既是信任,也是责任,在她手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小区天然气管道改造基本都在白天进行,便带领施工人员,到十几户上班族家里去安装;她受邻居临终嘱托,常年上门照顾身体虚弱的家人,料理一日三餐……徐琴秀常年上门帮助的邻居有十多位,帮助过的邻居有五六十户,做过的大小好事不计其数,被社区居民亲切地成为“钥匙阿姨”。
朱仁法

男,43岁,中共党员,现任武进区芙蓉镇大桥村村委主任。1999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芙蓉镇戴家村村民张敖方及其女儿,由外甥驾驶一辆吉普车前往横山桥,行至芙蓉镇大桥村菜市场旁的一座大桥上时,因为不及避让迎面驶来的拖拉机,翻入10米多宽的河中,车底朝天,困在车内的三人因无法打开车门,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朱仁法听到呼救声,立即冲向河边,奋不顾身跳入零下三四度冰冷的河中,不顾水寒刺骨,两次潜入水底,分别打开汽车右后门和前门,并钻到车内救出已昏迷的张敖方女儿,把她托出水面送到岸边,由其他村民下河将她救上岸。然后,朱仁法不怕寒冷和疲劳又再次游到车旁将已露出水面的张敖方救上了岸。朱仁法见义勇为抢救他人生命的行为,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先后被江苏省、常州市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和新人新事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夏 戈

女,86岁,钟楼区荷花池社区居民。2005年,夏戈根据自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特长,成立了“夏戈工作室”,吸引了关心社区事务、热心群众工作、具有较强能力、在居民中享有较高威望的退休党员、老模范、检察官和律师等的参与,设立了“政策宣传岗”、“法律援助岗”、“青少年维权岗”等岗位和服务项目,负责居民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目前,“夏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已化解社区矛盾400多起,在群众中赢得了较高的威信。有人戏称她是太平洋警察管得宽。她热心公益、品德高尚,在社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美誉度。她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老政委”。在她的带动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居民调解“夏戈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感动故事”,她个人也曾获得“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提名奖”、“常州市十大杰出志愿者”、“常州市百佳文明市民”等荣誉。
朱 沙

女,49岁,在常州市酿酒总厂卫生所工作,现已内退。1994年4月总厂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她带头报了名,至今她已经连续献血达10多年,献血量达6200毫升,如果按她体重计算,柔弱的朱沙献的血已是她全身血液的近两倍。1995年,朱沙献血400毫升,成为常州市较早一次献血400毫升的献血者之一,献完血后她将厂里的奖励费全部交了党费,从1996年至今,她每年3月23日和9月23日都从未间断过义务献血,她甘愿奉献的行动让身边人为之感动,在她的带动下,酿酒总厂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她的丈夫也加入到献血行列。2004年,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新人新事奖,她把奖金捐给了献血基金会;同年又被推荐为我市唯一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2005年,当选“感动常州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获“文明社区环省行——十大社区感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