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教育 爱字当头
三尺讲台前诲人不倦,三尺讲台后默默耕耘,奔牛实验小学的魏芬老师十五年如一日。这一路走来,承载着她的心路历程源自于一份——浓浓的爱。
春风化雨 关爱学生
从登上讲台直到今天,魏芬老师一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她总习惯默默关注、细细品读每一个孩子。董歌是一名住校生,刚入学那段时间,从没离开过爸爸妈妈的她犹如断奶一般,整天哭个不停,根本不能正常上课。面对这样一个孩子,魏芬老师不急不躁,不恼不怒。只要一有空,魏芬老师就把她带在身边,和她聊天,给她吃的,跟她游戏。空课时,魏芬老师拉着她的小手,带她逛逛校园,去看其他孩子在做什么,或者悄悄嘱咐其他孩子邀她一起玩。每天晚上直到看她安然入睡,魏芬老师才匆匆回家。为了给孩子补上落下的功课,她利用了自己所有的时间,有时忙得连饭也吃不上。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变了,变得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变得能快乐地和同学玩耍。看到这一切,魏芬老师会心地笑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热情的掌声……如春风般时时拂过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你看,孩子们都喜欢围绕在魏芬老师身边叽叽喳喳,常常听到孩子脱口而出叫她妈妈。是呀,一群学生,成了她的孩子!魏芬老师的平凡付出,也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熊玉的家长几次三番送来礼物,都被她一一拒绝了。她说:“我是老师!带好孩子是我应尽的职责!孩子的点滴进步才是我最好的礼物!”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为人师”的真谛。
这些年来,魏芬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标兵先进个人。
匠心独具 开启智慧
但凡老师都知道: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撞击,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魏芬老师也深知,要想无愧于老师这个神圣称号,离不开自己的执着和智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魏芬老师一刻不忘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课堂上,她勤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班级学生各项素质不断提高。
记得陈昱刚上学时,每节课都坐不住,凳子总是七零八落,需要经常更换。书写时,不知如何抓好铅笔,作业本上可以说是信手涂鸦。魏芬老师知道,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需要帮助。因此,每节课上,魏芬老师总是不声不响的地帮小陈昱扶起凳子放正,轻声提醒他坐好。抓住他好动却勤快的特点,教室里一有劳动,魏芬老师总是第一个找到他,陪着他一起拖地、捡废纸……每次书写作业,他是魏芬老师关注的重点。握笔时,他的手掌难以打开,魏芬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他手心里握着纸团握笔,每每批改作业,都要夸夸他。陈昱信心足了,对学习有了很大的兴趣。一学期下来,陈昱课上能认真听讲了,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学海无涯 不断成长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学习是魏芬老师人生的一大乐趣。
魏芬老师没有满足本科学历,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教育硕士的研读,成了学校里第一个教育硕士。新课程的推行,激起了魏芬老师学习新理念、新教育的热爱,参加了省级课题研究,写成多篇课题论文在省级评比中获奖。
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让魏芬老师如一叶扁舟遨游在奔牛实验小学的教海中。
时光飞逝,魏芬老师却是那样的充实,沿着自己踏实的脚印,她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人喜欢用这样的诗句来歌颂教师。但魏芬老师却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情有独钟,用爱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在奉献中体验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后排右一为魏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