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9月——2013年7月)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
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坚持“整合”的理念,扎实开展学校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敢于创新的小学生。
二、 工作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寻找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佳结合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奋发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学会调适、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综合素质,自主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感恩。
三、 工作实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机制
(1)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校本研修
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效地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使每个教师都熟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技巧,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自我调节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2)重点加强班主任培训,力争所有班主任都能持证上岗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将力争所有班主任都能持证上岗,确保校本研修取得实效。
2、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实践探究为主线,结合养成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研究课题《建设手拉手地球村,实施绿色教育的行动研究》,其研究目的就是想在实践中探究出一套科学系统、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依据卢湾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思路,争创
“常州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
(1)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精心构建“心灵加油站”,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灵家园。
(2)设置功能齐全的“心理疏导室”,给学生提高调节心理的场所。
(3)进一步完善和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橱窗、心语信箱,“心情大舞台”广播、校报、班会课等途径和阵地,形成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指导学生家庭做好心理健康的育人工作
家庭是学生心理最暴露的场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心理健康教
育的良好条件。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利
用家长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
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法,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
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环境。
5、聚焦课堂,参与活力课堂的研究
低年级以特色作业布置温馨教室,中高年级以阳光俱乐部为主。
分年级具体目标:
年级
|
主要辅导目标
|
侧重点
|
低年级
|
①适应辅导(学校)
②团体自豪感
③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同龄)
④自信心
⑤理解自己和他人
|
适应环境
|
中年级
|
①团队建设
②认清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
③爱的教育
④亲子沟通(孝敬教育)
⑤学习辅导(学习策略)
⑥竞争与合作
|
爱的教育
学习策略
|
高年级
|
①自信心培养
②情绪调节
③学习辅导
|
情绪调节
|
6、加强心育与德育及其它诸育的整合和互动
继续开展阳光品牌的教育活动(尝试漂流日志、建设温馨教室、
参与“尚礼善言”的校本教材编写等),营造浓郁的人文校园文化,
使教师和学生在和谐氛围里共同成长,共享成长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