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为了判断事情客观,你不能站在任何一个立场说事,尤其要警告当你是做老师的时候呢可能发生这个问题。
比如说,一个母亲跑来找我,她说我儿子啊,这个成绩啊老是在做这个中游,唉,有没有办法让他好一些呢?其实如果我满足她这个要求,我就不中立了,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中游是最合理的,大部分的人应该是中等,不是吗?说明这个小孩是最正常的。(笑)
你们不用笑,你们这就是想不明白了,中等水平的人是最普通,最多数的人应该达成的状态,优秀的人是少数,就想弱智的人也是少数,是一样的,其实你千万不要想错了,我从一个咨询师的 看,我没有义务,也不应该把这个小孩成绩从中等变成优秀,这不属于我咨询师应该做的事情,你明白这个意思吧?如果我这样去做,那我就不是在做咨询师了,你已经进入了一个拔苗助长的境界。所以你要搞清楚啊,“中立”是不容易的,你是在帮助家长,而不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做事情,你已经不中立了。当然,有事后也会有相反的,同情孩子教训家长,这也是不必要地,我们没有义务教训任何一方,我们也不能够轻易地站在任何一方说事,你必须让双方感觉到你只是一个中间、客观看他们的人。所以我们有时候难免会进入情境做事情,要不然呢就是跟家长打得火热,协助家长搞孩子,要不然呢就显得自己很有正义感,维护孩子教训家长,呵呵,都没有必要。
所以“中立”在我们的咨询中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呢,又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