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2010——2011学年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依法办学,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校严格执行区教育局有关“增效、减负”的相关要求,规定的课程开齐、开足,并逐步推进本校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全面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转变广大教职工的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普及的过程;我校在安排新学年课程计划的同时,积极制定好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继续深化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初步建立起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
一、教育局规定的国家课程开齐、开足。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三年级至四年级开设,教学时间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每周安排1节。并利用兴趣课的时间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三、英语课程从三年级起开设,每周安排3课时。
四、学校体育课程严格按教育局课程计划执行。小学体育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时间。
五、学校初步建立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各年级段内容明确、并严格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教学;学校把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科技教育、吴文化等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安排到地方综合课程中,并一一排入课表,确保上课和活动时间。
六、学校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的时间每天安排一节20分钟的短课,供写字、课外体育活动和其余体育文体活动使用。
附件一: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义务教育1-6年级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门类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品德类课程
|
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
|
2
|
2
|
2
|
2
|
2
|
2
|
语 文
|
8
|
8
|
7
|
7
|
6
|
6
|
数 学
|
5
|
5
|
4
|
4
|
5
|
5
|
外 语
|
|
|
3
|
3
|
3
|
3
|
科 学
|
|
|
2
|
2
|
2
|
2
|
体 育
|
4
|
4
|
3
|
3
|
3
|
3
|
音 乐
|
2
|
2
|
2
|
2
|
2
|
2
|
美 术
|
2
|
2
|
2
|
2
|
2
|
2
|
信息技术
|
|
|
1
|
1
|
|
|
综合实践活动
|
|
|
综合实践2
|
综合实践2
|
英语综合实践1
综合实践2
|
英语综合实践1
综合实践2
|
地方和学校课程
|
校本环境1地球的孩子
生命教育1
地方综合1
|
校本环境1 地球的孩子
生命教育1
地方综合1
|
校本:生活化英语1
地方综合1
|
校本:生活化英语1
地方综合1
|
校本:阅读拓展1
地方综合1
|
校本:阅读拓展1
地方综合1
|
每天安排20分钟的小课供体育活动、写字和其余文体活动使用
|
2010—2011学年奔牛实验小学地方和学校课程安排
一、 二年级:(地方课程2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
1、校本课程:环境教育“地球的孩子”
2、地方课程1:生命教育 内容主要是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地方课程2:内容: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等。
三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1课时)
1、校本课程:生活化英语
2、地方课程内容:班队活动、环境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
四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1课时)
1、校本课程:生活化英语。
2、地方课程 内容: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五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1课时)
1、校本课程:阅读拓展
2、地方课程内容:吴文化、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六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1课时)
1、校本课程:阅读拓展
2、地方课程 内容: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附件一、
2010—2011学年奔牛实验小学学校校本课程安排一览表
年 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内 容
|
校本环境
|
校本环境
|
生活英语
|
生活英语
|
阅读拓展
|
阅读拓展
|
附件二
2010—2011学年奔牛实验小学地方综合课程安排一览表
年级
内容
周次
|
一年级地方综合
|
二年级地方综合
|
三年级地方综合
|
四年级地方综合
|
五年级地方综合
|
六年级地方综合
|
第一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第二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环境教育
|
文体活动
|
吴文化
|
文体活动
|
第三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文体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文体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四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科技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科技活动
|
第五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科技活动
|
班队活动
|
科技活动
|
环境教育
|
第六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班队活动
|
文体活动
|
环境教育
|
班队活动
|
第七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环境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班队活动
|
文体活动
|
第八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科技活动
|
吴文化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九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班队活动
|
文体活动
|
科技活动
|
第十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科技活动
|
文体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环境教育
|
第十一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班队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科技活动
|
班队活动
|
第十二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环境教育
|
科技活动
|
环境教育
|
文体活动
|
第十三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文体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十四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文体活动
|
吴文化
|
科技活动
|
第十五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文体活动
|
环境教育
|
第十六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科技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班队活动
|
第十七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环境教育
|
班队活动
|
科技活动
|
文体活动
|
第十八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环境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十九周
|
班队活动
|
班队活动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班队活动
|
科技活动
|
第二十周
|
文体活动
|
文体活动
|
科技活动
|
科技活动
|
吴文化
|
环境教育
|
说明:一、二年级另一节地方课程上生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