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奔牛中心小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将依据教研室工作要点,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新绿色教育”为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集团建设与小班化教学试点,完善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走向实效化。
二、校本教研目标:
1、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做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其辅射和带动作用,强师德、重业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2、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每学期重点练好一项教学基本功,本学期将举行镇40周岁(含)以内的教师说课比赛。
3、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常态课为载体,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
4、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组的校本教研功能。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以“厚德修身,大道树人”教育活动为引领,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开展“讲政治,比师德”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2)加大理论学习的力度,以理论的深化带动课改实验的向前推进,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教研工作能力。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本学期仍以“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为重点,有效提升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整合运用教材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备课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依托学校网站的校本教研平台的读书专题、热点话题栏目展开学习讨论,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教师的学习要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每星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建立学习汇报制度,要求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后必须将学习心得或收获发布在网上,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学校将争取一切机会,请市、区教研员及教育专家等来我校讲学。
2、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师德高、业务精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中老年教师给青年教师传经验,带作风,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区、校骨干教师,促使“师徒”共同发展。
3、规范教研活动,推动校本研修活动向纵深发展。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园网教学论坛。通过论坛,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读书心得,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展现我校的校本教研成果。
(2)以示范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好一本教育教学随笔。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课程中心,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3)改革和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教研组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本学期仍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效结合,组成小型、分散、多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活动在内容上要形成专题化、系列化,在形式上要推行全员参与制和全员轮流主讲制。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中心议题,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效果明显,人人提高。本学期语文学科的研究重点是“把握年段教学特点,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积极参与区“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专题研讨活动。数学学科本学期加强对“概率教学”的专题研究,着重围绕“教材安排、教学模式、基本策略”等专题深入开展研究。英语方面:本学期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
(4)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围绕“绿色课堂”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课堂。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本学期重点强调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协调统一,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和修改。备课流程为: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上网→下载修改。五年内的新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的情况下手写详案,40岁以内(含)的教师备课在网上修改,41至45岁的教师可在网上修改也可在纸质稿上修改,要把每节课的作业设计写入教案,有的须把答案写清楚。学校实行不定期检查,看过程是否修改、是否有创新,是否及时进行反思,适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评价。
(5)继续完善教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上学期通过试点,新的课堂能力考核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各备课组研讨的氛围日渐浓厚,互帮互爱良性竞争的风气已然形成,学校也通过随堂考核课了解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本学期课程中心将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每位老师的听课,科学协调好每位行政人员的分工,期盼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6)继续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思路,努力抓好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校本教研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通过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系统,再对校本教研进行理论指导。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及时形成研究成果,同时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4、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主动向兄弟学校取经,通过片际教研,请一些名师来讲座,来引领。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教研组制定好教研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制定教学计划;
3、参加区小学生作文大赛;
4、参加市语文、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5、在我校举行数学专题研讨活动;
6、参加市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及课堂观察研讨活动;
7、美术、音乐教师参加专题培训;
8、参加科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9、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参加市语文、英语、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2、参加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3、参加区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参加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推进会;
5、参加区品德、音乐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6、美术教师参加“绘画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7、镇教研活动,上课老师为:史云芳、周浩云、姜彩美、谢秀娟、朱敏、吉梨炎、祁洁萍、李延霞、靳朝芳、卲伟强、顾澈、王晓娟、韦国。
十一月份:
1、在我校举行区“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专题研讨活动;
2、参加常州市小学生作文大赛;
3、参加常州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
4、参加市、区组织的数学研讨活动;
5、参加市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6、学校英语特色展示活动;
7、参加区组织的科学、美术活动;
8、教研活动;
9、四十周岁(含)以内教师举行说课比赛。
十二月份:
1、参加常州市青语会年会;
2、参加市“小数会”论文评比;
3、区小学英语四年级学生书写比赛;
4、做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省规划课题结题工作;
5、参加区组织的音教师汇报课活动;
6、镇教研活动,上课教师为:李倩云、蒋芬、赵璐、沈玉琴、赵晓霞、彭建国、周亚竹、章婷、郑琪、苏丽娜、赵庆、周瑜、巢泽、黄玉蓉、冯静。
一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2、评选优秀年级组、教研组;
3、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卷分析。
课程中心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