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明星学生
      名师风采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心灵之约>>心理教育>>心灵也要奔小康
    心灵也要奔小康
    发布时间:2011-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静芳

     

    心灵也要奔小康
    游宇明
     
      有学者将人的生活分为三种:物质,精神,灵魂。所谓物质生活,就是人为满足肉体的衣食住行而进行的活动,这是最能体现人的动物性的部分。精神生活则指的人为了心灵愉悦而做的事情,比如唱歌、看电影、写作、画画等等。灵魂生活主要指的人为解决自己对来世的渴求所下的功夫,具体说就是信奉宗教。不过,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度,教徒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所以,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两种:物质和心灵。
      对物质生活的小康,国人一向兴趣盎然。彼此在一起聊天,左绕右绕,话题总是离不开炒股、毫宅、名车。而对心灵生活的小康,一些人极少关注。在某些人看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最奢侈的物质,至于精神,那是赚不到钱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借口。
      我鄙夷那些只重物质无视心灵的人。心灵小康,其实就是一个合格公民的行为底线,是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精神目标。心灵小康的标志很多,但这样几个方面必不可少:付出大于回报、向善、包容、懂得反省。
      人都要靠物质养命,为社会做了事谋取适当的物质回报绝对合情合理。不过,如果一个人工作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这点回报,甚至老是想着少工作多得回报甚至不工作只得回报,则有些不合适。我们想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没有愧疚,使别人尊敬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多付出一点少索取一点,给他人和社会留些“利润”。
      我们要善良。人不是一个孤岛,不能一个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任何人想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有对别人付出善意,让别人充分感受到包括你在内的周围人的关心、体谅、温暖,他才会生出对社会的好感,也才会将自己的善辐射到另外的别人身上,这个世界才能显出真正的温度。
      人与人在一起久了,难免产生误会和冲突,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也许让你特别恼怒,这种时候你不妨冷静一会,认真思考一下别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如果确实是你的错误,你要坦然地承认;假若是别人的错误,只要这错误不是品质上的,你就应该充分地包容。包容不是软弱,它是另一种强大,是一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比别人更坚定内心的强大。将包容做到了极致,花岗石也会长出百合花。
      想让心灵过上小康生活,还要懂得反省。有的人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对,摔跤怪石头硬,溺水怪河水深,口渴怪杯子小,这样的人很难保证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也很难让自己的灵魂获得安适。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时刻反思自己的。他有了错,下次不会再错;他有了对,下次会做得更对。他遇挫折,不会丧失斗志;他得了成功,不会得意忘形。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时代,物质的小康是必要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住不起房坐不起车,很难有心情去讲究心灵上的品位,但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心灵的小康就显得特别重要。心灵的小康不仅仅有益于他人,许多时候它同样有利于你自己。
    (选自2011年9月《杂文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