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与经典 享受数学的幸福
——记参加第1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金秋十月,我们奔小一行四人怀揣着无限期盼与兴奋之情,有幸参加了第1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这是一场心灵碰撞的高品质的数学盛会,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整个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太多的惊喜让我们心潮澎湃,感动至深。感受于名师们的精彩课堂,感动于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们豁然开朗。整个活动历时2天半,内容安排得非常充实,课堂教学、专家讲座、课后探讨穿插进行:15位专家和名师,6场报告和13节观摩课,那求真的信念、前卫的思想、开阔的视角、理性的辨析、激情四射的语言和灵动精彩的课堂,像焰火一样,一次又一次震撼、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初听刘延革老师的《认识周长》,让我对周长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这节课还可以这样进行!刘老师的巧手神功,将原本复杂的二维图形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简单的一维图形线段,由学生的认知入手,层层解剖,层层深入,将一堂完美的《认识周长》化繁为简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刘松老师的闪亮登场让我们尤为惊讶,太喜欢这种风格了。《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刘老师的“小李老师”“您要坚持住”“您好厉害哦”这些愉悦的话语常常引起学生会心的微笑,有趣的肢体语言燃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所以融合了快乐与兴趣的数字与字母也变苍白为鲜活,变乏味为有趣,难怪下课了学生们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出场了,“王子”不愧是王子,他的课堂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他在课堂中俯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征服了听课老师的心。这节课张老师借助于时间条这一看似简单的教具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实物展示台,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有的只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思考,有的只是对学生的真正关注,师生间真诚的、平等的互动交流。
南师附小闫勤校长的一席话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她把教育之道比作动车之道。动车每节车厢都有动力源,课堂上的动力源不只是老师,要激发学生的能力,使之成为动力。闫勤校长最后还给我们全体老师提出了三个坚守,即坚守对数学的深刻解读,坚守家常课的扎实与朴实,坚守教师个性化独特的风格。
在这两天半的学习观摩中,看到上课的每一位名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名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在欣赏和赞许之余,借此反思自己的教学,引发了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唯有不断的探索创新,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赵昱雯 朱敏 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