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整理文件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徐丹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5课内容,在学生掌握了新建文件夹,学会复制、粘贴、移动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文件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分类管理自己文件夹中的文件。教学中让学生完成对自己文件夹的全部管理工作,并能创造性地实践个性化管理方案。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都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都喜欢听故事,利用动画人物,改编故事,将本节课的知识融入故事中,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会操作的部分,通常都爱自己动手去做,而不是听老师讲授,因此,对于他们已经学过的新建文件夹,移动文件,我让他们直接自己动手操作。但是考虑到可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扎实地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制作了“慢羊羊培训手册”供他们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件分类的依据;
巩固新建文件夹和移动文件的方法;
掌握删除文件和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文件管理活动,学会管理自己的文件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自主探究回收站的相关操作,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4.行为与创新
认识文件管理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文件管理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移动、删除文件:根据需要按一定方式管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2.教学难点:建立新文件夹、回收站的操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引入法:通过参观羊村,但是懒羊羊找不到地图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故事情节发展推动这节课的进程。
任务驱动法: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任务,随着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又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直至最后顺利找到地图去参观羊村,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也就顺利完成了。
【教学准备】
学件视频:慢羊羊培训手册
课件:参观羊村
需要整理的文件夹:懒羊羊的房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1、 以慢羊羊村长邀请小朋友们参观羊村导入,出示课件《参观羊村》。
2、 以懒羊羊回房间拿地图,而房间太乱,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整理文件。
|
|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人物为线索情境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沉浸在故事中,随着情节发展一步步学习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
新授:
一、分类整理文件
(一) 文件分类
(二) 新建文件夹
(三) 移动文件
二、删除文件
三、回收站的操作
(一) 还原文件
(二)清空回收站
|
1.播放课件中懒羊羊的房间凌乱,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地图。请小朋友来帮帮忙。
1. 打开桌面上“懒羊羊的房间”文件夹,请学生分类摆放。
2. 我们可以将房间中的物品分为哪几类呢?
3. 板书:根据文件存放类型——分类一:图片、文字、网页。
4. 这是一种分类方法,你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5. 板书:根据文件主题分类——分类二:文具、作业、零食。
1. 新建文件夹我们已经学过,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2. 转播学生计算机上的“懒羊羊的房间”情况,简单评价。
1. 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移动文件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2. 展示成果。
1. 指出“懒羊羊的房间”里还有一些纸屑和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呢?
2. 计算机中不需要的文件可以删除。请同学们将懒羊羊房间中的垃圾和纸屑删除。
1、 懒羊羊的房间整理好了,但是地图还没找到,地图可能去了哪里?(会不会是刚刚被我们当成垃圾删除了?如果是,我们还能不能把已经删除的文件找回来呢?)
2、 教师小结回收站的作用。
1、被删除了的文件在回收站还是占计算机的空间,现在回收站就有个没用又占空间的文件,该怎么清理呢?
|
可以分为“图片”、“文字”、“网页”。
可以分为文具、作业、零食。
1. 一名学生演示
2. 学生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建立相应的文件夹。
3. 汇报成果。
1. 学生尝试移动文件。
2. 学生演示
3. 学生继续实践
1. 回答垃圾应该放在垃圾桶。
2. 学生操作
3. 学生演示。
1、 学生猜测
2、 同桌交流,研究找出方案。
3、 一位学生演示。
4、 学生操作——还原文件。
5、 打开还原的文件,发现里面有一张地图。得出总结。
1、学生演示、实践
|
懒羊羊找不到地图是因为房间太乱了,自然而然想到要收拾房间,以此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文件。
整理文件即是把这些文件分类存放,跟我们整理物品是一个道理,因此先要学会分类。
而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但是真正用的时候,我们只会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分类。因此先让学生自己来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然后自主选择一种方式来分类。
新建文件夹、移动文件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因此主要让学生自己操作。
对于新授的知识,由于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采用“出示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演示汇报——继续练习”的模式。
|
总结
|
1、 播放课件中的懒羊羊总结。
2、 教师拓展总结。
3、 播放视频《喜羊羊和灰太狼》结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