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心 朴素的爱 撑起那一片天
——奔牛实验小学王芳老师“三好教师”事迹
在三尺讲台前,总有一群普通的人民教师默默奉献,用平凡的付出,为学生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梦想。奔牛实验小学的王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工作者。她勇敢地面对特殊的家庭状况,怀揣一颗善良的心,用一双勤劳的手和无数的辛劳,为家撑起一片明媚的蓝天,把最美的微笑留给了学生们,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口碑。
把“疼爱”捧给特殊的孩子
任教二十多年来,王老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善意的举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把爱悄悄撒进孩子的心里。刘谨同学患有先天性耳聋,带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混沌的声音,父母为保护他放弃了再生第二胎。王老师被父母的亲子之爱感动,决定用老师的疼爱温暖孩子冰冷的心。课堂上,她提高了音量,张大嘴巴展示发音口型,一个星期下来嗓子哑了,仍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课后,她总是第一时间关心刘谨的作业,一遍遍地带着他发音,直到连“g、k、h”这样清、浊辅音都能分清。当刘谨面对试卷嚎啕大哭,父母束手无策的时候,王老师耐心地劝说,教他做题的方法,引导同学帮助他,直到他破涕为笑。王老师为刘谨同学专门准备了一个日记本,记载每天回家的功课和次日的活动,还有他每一点的进步。日记本,这份特殊的“家校联系卡”,每学期总要写满满的几本。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下,刘谨同学不再孤独,面对困难不再气馁,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走上了出国留学之路。
学生是最好的良药
王芳老师,长期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每天早出晚归。但她也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与青春,25岁时患上了严重的甲亢,体重只剩九十斤。累倒了,她也只在医务室的长椅上躺一会儿,铃声一响,又站上了讲台。天有不测风云,在她29岁那年,又不幸患上了恶性肿瘤。化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滴水进去都会呕吐,但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只有一个信念:我,必须活!坚强的她逼着自己与病魔抗争,8月25日最后一次化疗结束,8月28日,她就到校上班。同事们看着她瘦弱的身躯,都心疼得哭了,劝她回去好好休息。她笑着说:“孩子们的笑声是我最好的疗效。工作的忙碌可以让我忘记病魔的阴影。”她真的把工作当成了良药,率先参加了小班化教育实验,并承担了首次区研讨活动的公开课任务;她继续要求当班主任,她说,她比别人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她要让她的学生每天都幸福快乐!她正是这样做的,所带班级不仅学风正,成绩好,孩子们与她也特别亲近,她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并三次受到区政府嘉奖!说也奇怪,十几年过去了,她越来越健康了!医生都认为是个奇迹!她说:我有自己的秘方,心放在孩子们身上,就无暇顾及病魔了,你不理它,它只好识趣离开了。
用爱支撑的天空永远美丽
结婚以来,王芳老师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虽然辛苦忙碌,但是与亲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2008年11月23日晚,突然传来“婆婆突发脑溢血”的消息,从此打破了她原本还算平静的生活。在婆婆昏迷抢救的日子里,她天天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之间,备课、上课、批作业,给婆婆喂水、翻身、擦洗身子。当时的她只有九十几斤,却要翻动着婆婆一百六十几斤的身躯。经过全力抢救,婆婆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从此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谁来服侍她呢?面对婆婆严重的病情,王芳老师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让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乐乐生活。
每天晚上,由于婆婆无法大小便,她和老公两人轮流陪伴。没想到这一陪就陪了整整六个月,这一百八十多个夜晚,夫妻两个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身心疲惫的她寻思着办法。只要一有空,她就帮老人运动关节,按摩肌肉,陪送婆婆聊天。她和老公精心设计了康复过程,先帮助老人能爬起躺下,可是婆婆浑身关节僵硬,只要一动就疼痛难忍,像小孩似的大哭大叫。她只能循序渐进,半个,一个,两个……慢慢地,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婆婆能独立完成了!接着,她和老公又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多功能活动架。有了这个多功能架子,婆婆就能吊着架子爬起来,拉着架子躺下去。
也许命运特地要考验她吧。2010年,公公又突然肺气肿住院了,家里一下子两个病人,她只恨自己分身无术,工作之余,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但即使这样,她从没请过一天假,她用做老师长期训练出来的素养与利索,把一个复杂的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赢得了医生、护士和周围邻居的尊重和赞扬。两位老人也整天赞不绝口:别人家的亲闺女也不如我家的媳妇。 2014年,她家被评为武进区五好文明家庭。
王芳,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在逆境中奉献着真情,在困难面前验证着坚强,用心血和汗水幸福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构建了一个和谐又美好的家庭。她,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无需充足的水分,吸收得比别人少,开出的花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出的比别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