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综合作业想到的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卢晶晶
这学期,我上了一节综合课,主题是“制定班级公约”。当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五花八门的作业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么快乐!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实现,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共同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上课,我就给大家来了个热身。
“想一想,在班集体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呢?讨论一下,请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话题涉及的范围还真广,有的说的还挺实在。
“好,一切准备就绪,就把你认为需要遵守的班级公约写下来吧。如果觉得同学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就不用写了。要把你认为我们做得不够的一些方面罗列出来,提醒大家一起来遵守。为了使制定的‘公约’更醒目,你可以设计一下版面,并作一些装饰。”
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有的奋笔疾书,有的默默思索,有的还要小声讨论,还有的时不时回头看看班级里的“调皮鬼”,似乎想“对症下药”……下课铃响了,大家好像还意犹未尽,我建议他们第二天再交“作业”。
第二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注意到了讲台上的那堆作业纸。首先,形状各异,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的,有花边形的,树形的,还有立体式的,真是五花八门。其次,许多作业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丰富,有的还采用了剪贴的手法。我坐下来,一张一张细看。这些小家伙,想的还真多,真细。特别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真让人对其刮目相看!这是一位所谓“学困生”制定的“班级公约”:“1、不能随便扔垃圾,见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2、每天要戴上红领巾和胸卡。3、自己的学习用品要整理好,如果别人忘记带,要主动借给他。4、做作业时不能讲话,字要写端正。5、不能带零食、零钱到学校来。6、在班级里不能给同学起外号,说脏话。7、不能浪费班级里的纯净水,也不能浪费学校了里的粮食。8、每天的牛奶要喝完,不能把还剩一些牛奶的袋子扔进垃圾箱。9、老师不在时不能讲话,班干部要负起责任来。10、不能欺负弱小的同学。”
面对这样的作业,老师有什么理由认为他“学习成绩不好”、“作业有时需要重做呢”?只不过是平时布置的作业没有调动他的积极性罢了!
传统作业观一向把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作业终结性的实效,最终实现“考试”的目标。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它围绕一定的主题,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它要求学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把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金科玉言。”新课程的作业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常常以课堂为切入口,内容灵活,十分个性化,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面对新课程的作业,学生已举起了赞成的双手。老师们,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