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老师,别让学生“怕”了你
发布时间:2014-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祁洁萍

 

老师,别让学生“怕”了你
 
在教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小精灵。可是,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否也那么可爱可亲呢?也许,师生之间生来就隔着一道“沟”。首先,年龄、身份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横在师生之间,无法消除;其次,由于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需要,教师经常保持的那份对学生的严格,更强化了师生之间那道无形的“沟”。不管是教师这两个字与生俱来的“威严”,还是教师精益求精的那份“严格”,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敬畏,甚至畏多过于敬,也就是常说的“怕老师”。
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并不认为学生怕老师是什么坏事。一些时候,能让学生害怕的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可是,一个插班生的出现,引起了我对师生关系的反思。
小筠同学是这学期刚转到我们班的新同学。从她的素质教育报告单中我得知她是一个乖巧懂事,学生认真的“三好学生”。于是,我对她自然而然多了几分好学生的期待。课堂上,我经常会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可是,她的表现并没有我预期的好。我发现她并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而且被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也表现得很不自在,有些拘谨,有点胆怯。一开始,我以为是她刚转学过来,在新的环境还不适应。可是,半个月过去后,她依然没有表现出我想象中“三好学生”的水准。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成绩更是连优秀的边缘都够不上。为了让她能尽快地进入“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对她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她的名字被我挂在嘴边的次数也变得更多了。“小筠,过来把昨天的课文背给老是听。”“小筠,今天的练习册错的有点多,要更努力更细心点。”“小筠,你今天一节课都没有举手,上课要积极发言呀!”……
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对小筠的关注和严格可以使她进步。直到一个课间,小筠的一个举动,让我意识到事情似乎与我预期的相悖甚远。一节语文课后,我没有离开教室,而是站在讲台前批阅起几本订正的作业。其他同学在我宣布下课的一瞬间都开始了课间活动。这时,小筠慢悠悠地移着步子来到我跟前,小声地问:“老师,请问,我可以去上厕所吗?”我听完,停下笔,诧异抬头看向小筠。第一次有学生在自由的课间这样问我。只见小筠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整个肢体都透露着一股由于紧张而散发出来的紧绷感。我不由蹙起眉头,这孩子似乎很害怕我,这不应该啊。我本想立刻和小筠谈谈,可是,我怕还没了解情况,现在就贸贸然问她,会使她更紧张更害怕。于是我点了点头,说:“去吧!”小筠毕恭毕敬说了句谢谢老师,然后规规矩矩地走出了教室。
看着小筠走出教室的背景,我陷入了沉思之中。回想起小筠来到我们班的这一个多月,她似乎一直都是循规蹈矩,踏踏实实的。可是,我却时刻以三好学生的标准对她高要求,高期待,执意纠正着她身上出现的小毛小病。事实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又哪来完美,再小的问题被过度关注也会被无限放大啊!我对小筠的严格似乎已经让她产生了对我的畏惧。思及小筠刚刚的紧张,我知道不能再让她这样对我畏惧下去了。
我主动打电话给小筠的妈妈,希望她那里可以侧面了解小筠对学校的感觉,对我印象。通过和小筠妈妈的交流,我得知小筠觉得新老师和新同学都很好,只是她自我压力很大,觉得自己不够出色,跟不上同学们的脚步,也怕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这让我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和我分析得差不多,是我的严格让她有了压力,产生了自卑。
第二天,我趁着下课小筠在走廊上的时候,故意走过去和她身边的几个女生聊天,问问他们清明节怎么过的。几个女生开心地介绍着自己清明节里发生的趣事。小筠站在一旁,看着我们轻松愉快地交谈着,表情看起来比较也放松。我趁机走近她,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问道:“小筠,你呢?”
可能是被我们聊天的氛围所感染,小筠虽然有些害羞,带还是面带微笑地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假期生活:“妈妈怕我来这边学习跟不上,帮我请了补习老师,清明节去补习了。”
见小筠话题谈及学习,我便接过来问道:“假期去补习了啊。怎么,老师上课听不懂吗?”
“不是的。”小筠连忙摇头,“我觉得好多同学的成绩都比我好。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可以更好一些。”
我拉过小筠的手,温和地对她说:“如果,你想成绩更好些,潘老师也能帮助你。如果学习上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可以来问潘老师。”
小筠显然有些受宠若惊,转而她冲我笑了。这是她来到我们班一个多月来第一次对我笑。
从那以后,小筠经常会拿着作业本问我题目,我也总是耐心地指导她。对于上课回答问题,我没有和以前一样生硬地叫她起来,而是把鼓励的目光投向她,等待她主动举手。课后,我经常和她交流,不都是谈学习,也谈谈她的生活,她的兴趣爱好。就这样,小筠在我面前没有了以前的那份紧张,上课主动举手的次数多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二次单元测试,小筠的成绩一下子名列前茅了。小筠真的成了我一开始所期待的那个“三好学生”。
其实,学生本身都是希望自己是优秀的。老师如果一味地严格要求,去强求孩子进步,那么只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就会对你产生一种畏惧感,继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不仅仅如此,老师任何让学生会产生“怕”的行为都会使教育走进误区。因为,学生的发展会随着师生关系的渐行渐远而走向教师所不希望的方向。所以,一个优秀老师,应该是令学生敬而不畏的。想要收获成功的教学,教师,千万别让孩子“怕”了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